中国资本网 > 听广播 > 正文
宝应:运河文化看担当
2017-12-04 09:57:26来源: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给宝应文化建设带来重要战略机遇

  宝应:运河文化看担当

  ◎ 大 洋(采访)《绿杨》

  俯瞰扬州,境内三条百公里纵贯线均始于宝应:京杭大运河、京沪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

  滔滔大运河流淌着历史,繁忙的京沪高速是现在,“连淮扬镇”连接着未来。在时空两个维度中,宝应都是据守扬州“北大门”的要冲。

  扼守要冲的宝应人有大担当,因此,宝应的文化基因里孕育出了更多的大气与爽直。

  荷香阵阵,水乡润泽,船歌悠悠,里下河的水网,又浸润出宝应的灵动与精致。建县2200余年,历史文化名人群星璀璨: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明朝大画家陶成,清代经学大师刘宝楠,京剧鼻祖高朗亭等等,都出生于这方沃土,宝应的文化积淀,更为深邃与厚重。

  大气爽直、灵动精致和深邃厚重融为一体,宝应人的文化建设起点可谓高矣,宝应人的文化需求亦“水涨船高”。近年来,宝应文化工作者不断推进文化阵地项目建设,创新组织实施文化惠民活动,特别是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走出了一条充满宝应特色之路。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宝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对宝应文化建设而言,更是重中之重的机遇和挑战。”宝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体广新局局长谭炳才说。宝应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特别是与大运河相关的文化遗存,未来宝应的文化建设,将紧紧围绕大运河文化,自觉担当、奋力担纲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争做运河遗产保护的示范。

  考古遗存 丰实厚重

  ——重温历史中的宝应

  宝应始建于秦,古称安宜,建县2200多年。实际上,宝应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便有人类文明的存在了。

  谭炳才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宝应县射阳镇的天平、水泗一带先后出土了远古石器——新石器时代人的石犁、石凿等,制作规整,磨制光滑,刃部锋利,体现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2006年,在宝应的夏集镇双琚村,考古专家又发现了一处古人类聚落遗址,进一步佐证了宝应悠久的人类文明史。

  宝应最著名的历史遗迹,自然是“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古射阳县故址的西、南两侧的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封土墩,这就是“九里一千墩”。这是江苏省境内规模较大的汉代墓葬群,人称“史籍的记载,文明的象征”,是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竹墩、祭墩为标志性保护点。

  古射阳的北部和东部为湖泊水网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不宜安葬。而西部和南部地势相对髙坦,是古人理想的葬身之地。由于宝应地下水位较高,掘地尺许便有水渗出。这里的墓葬不宜掘坑深埋,木椁墓和砖石墓都建置于平地,然后担土包覆坟墩。起初只是一个个排列有序、相对独立的家庭或家族为主的聚棺丛葬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九里一千墩”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坟场。天长日久,这些坟堆坍了又堆,堆了又坍,加上后代墓葬不断杂埋于内,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时间跨度长、面积较大而又平坦的土墩。明《万历宝应志略》记载:“射阳墩在射阳湖之西,墩以数千计,若悬盂覆釜,大小夹持,间有径如埏隧。”

  这样的“奇观”,引来历代文人咏叹。明代诗人吴敏诗云:“三千射阳墩,错落射阳路。”明代进士、九江知府朱日藩亦赋诗:“沙墩排万马,烟海失群凫。”

  1960年,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曾派出考古调查小组,对射阳湖汉墓群进行过初步调查。之后又先后于1962年、1997年、1998年进行重点的勘测和调查。最终,考古调查测定,“九里一千墩”占地1280亩,尚有大小墩阜800余座,东西约4.5公里,南北约4公里。谭炳才说,史书上记载,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墓在此。此外,这里曾出土“汉铜虎”“千斤镫”“双鱼铜洗”等汉代以来的铜器、陶器、玉器、铁器珍贵文物数百件。清代这里发现了孔子见老子石门画像石,后因日寇侵占,画像石下落不明,其拓片鲁迅先生曾收藏过,现在南京博物院珍藏。

  宝应的得名,则源于唐朝。“宝应是中国历史上以帝王年号定名的少数县邑之一。”谭炳才说。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宝应第一个县名为东阳县。汉魏六朝时期,如今宝应地域分属于四县:即西境属东阳县,东境属射阳县,西北境属石鳖县,中部属平安县。历经变革,至隋始统一为安宜县。

  唐肃宗年间,安宜县尼姑真如夜得八宝——“一宝为如意珠;二宝为红靺鞨;三宝为琅玕珠;四宝为玉玦;五宝为玉印;六宝为皇后采桑钩;七、八宝为两柄雷公石斧”,经楚州刺史崔铣上献天子,让病中的唐肃宗精神为之一振。肃宗病逝后,太子李豫继承皇位,上元三年(762),唐代宗李豫更年号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献宝之地楚州升为上州,得宝之地安宜易名为宝应。并将县南街西边的古运河改名为“得宝河”,在县南街东边建“八宝亭”。至此,宝应遂为望县。

  文化名人 灿若繁星

  ——走读典故里的宝应

  2017年8月26日,新学期即将开学之际,在宝应学宫——淮扬运河线上唯一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祭孔古建筑群——举办了一场祭孔大典,纪念孔子诞辰2568周年,追思先贤,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当天上午7点30分,鼓声、礼乐声,伴随着祭祀官庄严的一声“启户”,祭孔大典正式开始,4名礼仪生缓缓打开了学宫的大门,18名礼仪生排列成两排,有序进入了学宫。在祭祀官的引导下,礼仪生整理衣冠,开启祭典。

  谭炳才介绍,宝应学宫历经宋、元、明、清四代,曾两度毁于战乱,后经重建、增建,直至清代中叶巳成为一组完整的、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1992年,我们重新修缮大成殿,2006年又恢复了迎秀门、状元桥、泮池等建筑。”谭炳才说,宝应学宫的总体建筑格局保留了我国古代学宫的基本特征,单体建筑却独具特色,富有浓郁的地方特征,沿革清晰,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研究建筑史和江淮地区儒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年来,我们通过发掘、抢救、保护和举行祭孔大典、开笔礼、成人礼等传统文化仪式,不断发挥宝应学宫在文化传承与弘扬中的教化作用。”谭炳才说。

  宝应学宫可谓是宝应千年文脉的发源地。明永乐十九年,高昭京试得中,成为宝应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以后明清两朝共考中进士54人,举人 202人,贡生502人,尤其是状元王式丹、榜眼季愈、探花朱士彦,使一县之内三鼎甲俱全,历史罕见,为纪念此盛事,在学宫特建鼎甲坊。

  从宝应学宫走出去的数百位在外为官者,如仲本、朱应登、乔可聘、朱士彦、刘台拱、王懋竑、成肇麟等,无一不是政绩非凡、清正廉明。康熙南巡、乾隆下江南,路过宝应,都曾到学宫巡查。少年周恩来在宝应期间,也曾到过学宫学习、游玩,在这里留下伟人不平凡的足迹。

专题新闻
  • 唐山广播电视台少儿新春喜乐会录制圆满成功
  • 心中的宝塔山
  • 说说宝应彭城堂刘氏
  • 残疾人奉献爱心 重阳节慰问老人
  • 2017宝应青年千人毅行开始啦!一起邂逅这一道最壮观的风景
  • 宝应微电影《归途》让“太平洋警察”火起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052421  中国资本网  粤ICP备18025786号-2

Copyright © 2018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商务合作QQ:855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