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义无反顾地照顾了老人3年多,不是直系亲属关系,只是因为老人可怜;自己生活不宽裕,可她依旧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她就是鲁垛镇三新村孟庄组村民华建玲。
3年来,华建玲悉心照顾姑老太朱秀英起居,已经97岁高龄的朱秀英在华建玲的照料下,身体硬朗,成了村里目前最长寿的老人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朱秀英夫妇从西宁工作退休后返乡,多年没有见过“亲人”的朱秀英十分开心,拉住华建玲的手,向她讲述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听着朱秀英琐碎的叙述,看着她沧桑的面容,华建玲很心疼这个历经艰辛的姑老太,于是暗下决心要一直照顾老两口。一有时间,华建玲就会跑到姑老太家里去探望,帮她干干活、陪她聊聊天。
2014年,朱秀英的丈夫去世后,在宝应陪儿子读书的华建玲,毅然把姑老太接到宝应。为方便老人居住,特地在附近为姑老太单独租了一间房子,周围邻居来来往往,比较热闹,闲时可以一起陪老太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
3年来,华建玲始终坚持照顾朱秀英,她不怕脏、不怕累,每天服侍姑老太起床,为她洗脸、洗被褥、打扫卫生、擦洗身体,还经常为老人送去毛巾、洗发水等日用品。“我给你买了盐水鹅,您适量吃一些,特别烂,能嚼得动。”“喏,香蕉甜着呢,有助于消化,您也咬得动,放着慢慢吃”……为了能让老人饮食营养均衡,华建玲经常为老人带去水果、肉和蔬菜。姑老太腿脚不便,很多时候都是坐在椅子上,缺少运动。贴心的华建玲就为老人买来了按摩棒,让老人可以便捷地按摩双腿。她还经常煮中药汤,为老人洗脚按摩。
姑老太多年没有出门,出去走走看看成了她的一个心愿。为了满足姑老太,华建玲特地买来轮椅,经常推着老人出门散心。有人曾经问华建玲这样做是为什么,华建玲说:“帮助别人,也让我自己体会到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姑老太的身体越来越差,华建玲每天上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姑老太家里的桌柜上,有两个药盒,专门用来盛放给姑老太内服和外擦身体用的药。“这些年来,老人犯病的时候我就给她擦擦药。”华建玲说。
去年,儿子去苏州上了大学,本来有一手修脚技能的华建玲可以和丈夫团聚,但为更好地照顾老人,她选择留在姑老太身边,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姑老太,一家三口分三地。“她年龄大了,近几年,开始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再加上腿脚不便,所以要及时给她换裤子,不然容易着凉。”华建玲准备好几条裤子,有时也准备一些尿不湿,随时给老人换洗。几年来,在华建玲的服侍下,老人身清清爽爽,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虽然我与老人不是直系亲属关系,但我会像照顾母亲一样去照顾她,让她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让老人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华建玲表示。记者 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