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礼让斑马线”规定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司机经过人行道时主动减速行驶,避让行人。不过,整治不礼让斑马线行为虽然在为行人“撑腰”、保护行人的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人可以“强势”、可以“任性”。如何提高交通执法的人性化与合理性?一起来说说吧。
礼让行人是否意味着无限制忍让?
-

-
@哆来咪:开车过程中,我最怕的还是犹豫不决、要过不过的行人。在斑马线前,我示意让他先过,对方反而让我先过,当我启动车子准备过去了,他又飞快走过来了,这种行为真的非常危险。
@没名儿小胖:现在越来越多的驾驶员习惯在斑马线前踩刹车,我觉得自己在出行礼让方面做得还可以。只是有一点让我比较头疼,我让行了,行人却在斑马线上慢吞吞走着,低头玩手机,结伴聊天,甚至嬉戏打闹。
@绵绵细雨:我也郁闷过,有一次我停下示意对方过去,但是我旁边车道的车呼啸而过,行人过不去,然后一直停在我车前足足等了好几分钟才过完马路,哎,这个习惯要大家都养成才好。
礼让斑马线,别只是让司机“看着办”
-

-
@房清江:礼让斑马线还应置身于城市交通功能体系来考虑,城市需要尽可能实现行人与车流的分离,增加过街天桥、过街地下通道等设施的比例,减少道路斑马线的设置,提高行人通行的安全性,减少车辆礼让对通行效率的影响。
@春丽:我非常支持礼让行人,但受不了前车因为礼让行人,一脚刹车停住,后车措手不及。既然这个规定是好的,就要完善起来,比如路边设个按钮,行人要过马路,一按按钮红灯亮起,司机自然会减速让行。
@曹玉兵:司机礼让斑马线,不必置喙。但既然是处罚,就该由公安部出台统一详细的实施细则,哪些情况下该让,哪些可以不用让,必须写清楚,别让司机纠结,在斑马线前自己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