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网络电视台 > 看新闻 > 图片新闻 > 正文
“男绣娘”绣出“宝应绣”新天地
2017-12-04 14:32:17来源:

 

“男绣娘”绣出“宝应绣”新天地
  ——记宝应华艺苑刺绣研究所所长、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军成

  记得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和名片,也是一个地方的气质和内涵的主要表现形式。”每当外地艺术家来到宝应,我都会将华艺苑刺绣研究所作为一处十分重要的参观点。而每当我陪同他们参观考察华艺苑时,一块块闪闪发光的金字奖牌,总会让我对华艺苑刺绣研究所当家人朱军成刮目相看,也会想把朱军成为“宝应绣”乱针刺绣文化产业所作出的贡献解读给大家。
  朱军成,“宝应绣”主要创始人之一,乱针绣第四代传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乱针绣代表性继承人。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刺绣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美中教科文组织首席工艺美术家;江苏省人大代表、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宝应华艺苑刺绣研究所所长、艺术总监。

  带领技艺传承,组织绣娘三上常州拜师学艺
  朱军成清楚地记得,1989年开春,他经人介绍来到了“常州守玉刺绣研究所”。朱军成走进刺绣工作室,当看到绣棚上绣出的乱针绣半成品作品时,远看犹如一幅油画,近看却比油画更多了一份光泽与丝理效果,用不同的交错针法来体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色彩丰富,立体感强,他看得惊呆了。
  按照约定要求,朱军成组织11位绣娘前往常州学习乱针绣技术。到了常州,朱军成一天也没敢耽搁就开始了学习,师傅在绣棚空处为朱军成演示了两种针法,让他按此要求练习针法。朱军成并不是生搬硬套地学,而是对所学针法有所观察、有所思考,每针交错时注意角度和排列方向,针针相接。
  男孩子学乱针绣,在当时比较封闭的农村还是不被人们所接受,当朱军成父母得知他要到常州拜师学刺绣时,表示坚决反对。由于没有父母的支持,朱军成在常州学艺期间为了节省开支,住的是普通的小旅社,吃的常常是以方便面充饥。看到儿子对乱针绣这种执着的精神,父母终于同意他从事乱针绣事业。
  带强产业发展,力促宝应乱针刺绣产业园建设
  创业初始,朱军成绣制的乱针绣作品不被人所接受,许多人还不知道乱针绣是何东西。为了打开市场局面,他背着又沉又重的乱针绣作品和画框去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不厌其烦地向客户讲解、展示,直至在这些城市打开市场。
  为了更好地向海内外宣传推介乱针绣这一文化产业,朱军成多次与宣传、文化部门分管文化产业的领导接触,商讨在宝应设立集生产、展示、培训、旅游、销售为一体的“宝应县乱针绣艺术展示中心”,并通过县“两会”提案力促这一方案的实施。经过多次选址,最终在朱军成的家乡鲁垛镇建设了一处具有现代气息的乱针刺绣产业园。宝应乱针刺绣产业园由六幢漂亮洁白的楼式厂房构成,依次排列在产业园东边。
  与此同时,朱军成又在宝应县城华艺苑刺绣研究所内设立了一处“宝应县乱针绣艺术展示中心”,游人可以现场参观绣娘绣制乱针绣产品,并可观摩到数百幅由宝应乱针绣大师绣制的艺术精品。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已接待外地游客和客商达万人之多,较好地带强了宝应乱针绣文化产业。

  带着同行创新,自成一体独创形成“宝应绣”品牌
  经过20多年对乱针绣技艺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朱军成利用原有针法角度和方向的变化、转换,演变出若干种不同的针法,使乱针绣的针法得到空前的丰富,更加能恰到好处的绣制各种题材,且无论近视、远视都有较好的视觉效果,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刺绣风格,并使所创的12种针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自成一体,从而形成了“宝应绣”产业品牌。
  历史记忆定格在2004年的大年初一。这天上午10时左右,随着门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朱军成家来了一群客人。经来者自我介绍说明后,朱军成方知他们是上海世博会筹办人员,此次来宝应目的是想请他为国际展览局的7位领导人物绣制肖像图。
  当上海世博会筹委办的工作人员看到朱军成设计的图稿时,惊叹图稿中的人像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甚至一再追问朱军成是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听了他的一番解释,上海世博会筹委办的同志感慨地说:“我们跑了许多地方,对你是最后一站都不太抱希望了,只是来碰碰运气,想不到你是一位真正有实力的刺绣大师啊!”
  此时的朱军成敏锐地感到这次创作任务,就是一次创新练兵的契机。说干就干,朱军成立刻带领20多位绣娘按照他们对乱针绣进行创新后的针法绣制,终于在指定的日期前拿出了7位领导人物绣制肖像作品。
  从此,朱军成的乱针绣作品在海内外名声大震。《父亲》《母亲》《橡树林》等乱针绣作品陆续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5次荣获金奖。特别是乱针绣作品《归程》,作为江苏省政府赠送给香港回归礼品,更是将朱军成的乱针刺绣技艺进入高峰。

  带动群众致富,做大做强“宝应绣”品牌
  满园怒放的鲜花,离不开园丁的浇灌。在朱军成的带动下,在华艺苑刺绣研究所发展的基础上,使以“国凤”、“长霞”、“华宇”、“彩云”等为龙头的一批刺绣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从而将自古以来闺房绣坊内的小手工作坊,变成一批工厂化、集约化生产的产业群。他们在南京、苏州、扬州等地设立销售“窗口”,约定统一销售指导价,建立规范的行业价格体系;每年对绣姑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评定技术职称,或拜名师大家,或进高校美院深造。
  为了更好地带动群众一起致富,做大做强“宝应绣”品牌产业,朱成军积极吸纳绣娘到华艺苑刺绣研究所工作,带动了一方百姓因乱针绣而共同致富。20多年来,仅华艺苑刺绣研究所就陆续累计提供了千人以上的就业岗位。目前,全县有各类绣坊5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绣品远销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过亿元。
  展望未来,朱军成对我说:“近年来,宝应县委、县政府力求做大做强‘宝应绣’品牌,通过评选‘十佳绣姑’、‘十佳绣品’提升影响力,组建行业协会,科学规划乱针刺绣发展,力争做到从业人员近万人,创造产值10亿元的规模集群,切实让乱针刺绣文化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当今时代,是诞生高雅艺术的时代。我期待朱军成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新的睿智式的诗情画意乱针绣作品,带来更多更好的工艺美术作品。何开文
专题新闻
  • 唐山广播电视台少儿新春喜乐会录制圆满成功
  • 心中的宝塔山
  • 说说宝应彭城堂刘氏
  • 残疾人奉献爱心 重阳节慰问老人
  • 2017宝应青年千人毅行开始啦!一起邂逅这一道最壮观的风景
  • 宝应微电影《归途》让“太平洋警察”火起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052421   苏ICP备15046309号-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