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网络电视台 > 看新闻 > 要闻 > 正文
真实而可读的档案——《已耕岁月》读后
2017-12-04 10:13:35来源:

 

  现在微信是一个很好的社会交往的工具,它可以让相隔千里的人之间迅速建立密切的联系。我最近通过微信与一个宝应的朋友取得了联系。

  这个朋友叫周以耕,见到这个名字,我很陌生;但看到他的照片,我又感到熟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久,他给我寄来了他写的一本书《已耕岁月》,很客气地请我指正评论。封面上写明“长篇励志纪实文学”,是一本以他自己的经历为内容的作品。

  在他以前,我高邮大专班的同学李映华也曾把他撰写的一本书《叩问》赠送给我,那也是一个以他自己经历为内容的作品,不过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以虚构的名字出现的,采用了更文学的方式。

  我发现,并不止他们二人,许多人都在自己的晚年,将自己的一生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著书出版,这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时尚”。

  中国的历史,向来都靠史官们记载,他们所写的被称为“正史”,被认为是真实可信的。但民间并不认为那是唯一的,所以民间的史传文学应运而生,那些“演义”就是流传最广的史传文学,还有一些明清的笔记文,也记录了许多稗官野史。虽然历史的研究专家们还是崇尚所谓的正史,但我有时总在想其实民间的史传文学并非是向壁虚构的,而记录下了当时皇帝与官府不愿意让后人知道的事情,而正史则由于“为尊者讳”,就屏蔽了许多真实的情况,清代为何有所谓四大疑案,原因也此于此,故而野史可能倒说的是真相呢。

  清朝末年通过许多报刊传播了数以千计的小说,都是以社会现实为内容的,这些小说虽然名气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高,除了四大谴责小说,人们几乎数不出几部名著来,但是,如果研究晚清的历史、民俗、文化等许多方面,这些小说就显现了价值。它们同历史上的许多史传文学一样,具有中国叙事史的“范儿”。

  这个中国叙事史的“范儿”现在还在进行时,那就是像《已耕岁月》、《叩问》这样以个体经历为主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在大量地涌现。

  所以,《已耕岁月》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它是一部真实地个体史传作品。

  周以耕与我是同时代的人,虽然比我小几岁,但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最初几年出生的,都是经历了建国以来几十年风风雨雨的,都见证了国家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可以说,是经历不凡的。

  1949年以后的历史,应该属于当代的历史。一般说来,当代的历史要留给后人评说,但出于种种原因,历史是会湮没的,有些事,当代人看得很清楚,但如果没有记载下来,事过境迁,再过几十年,就可能没人知道了。

  许多年来,周以耕都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的,他接触是就是宝应当时最普通的老百姓,他看到的就是百姓真实的生活场景,他所记述的不局限于个人的经历,他把他生活周围的情形,他当时所见所闻都诉诸笔端,他把这些真实的现象用文字记录下来了,而这正是历史的真实。他是为自己立传,也是为他生长的家乡宝应立传,为他生活的年代立传,以耕岁月不完全是他周以耕的,也是乡土的、时代的。

  周以耕写的这些事,尤其是我也在宝应近三十年中所发生的事,我是很熟悉的。虽然我的经历与他不同,但我身边的人,有些我所经历、所知道的事,都与之相似。但我也知道,他所记述的这些情况,很多人未必知道,而且在官方的记录里,也是没有的。从资料的角度看,这些都是珍贵的档案。

  我很佩服周以耕的记忆力,他把从记事起六十年的经历记得如此清晰,他写到的有名有姓的人不下百人,写到的事件也有好几十起,许多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甚至情节都能娓娓道来。他的经历丰富而复杂,艰难而多舛,他的这大半生,是不容易的,即使说不上辉煌荣耀,但也是苦尽甘来,功成名就。

  我想,像周以耕这样命运的人不在少数,但能冲破重重障碍,克服万千困难,与命运拼搏,从逆境中崛起的人并不多,他这几十年的生活态度是认真的,走心的,所以他才能把自己的经历记得如此清晰,才能挥笔写下这洋洋几十万言,也才能把这本个体史传写得这样生动。

  现在的媒体对于1949年以后的一些历史是讳莫如深的,更少看到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段的史实,但《已耕岁月》这样的个体史传上在试图填补这个空白,虽然只是一小块很有限的空白。仅就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传播历史的社会功能,它是有现实与历史意义的。如果像《已耕岁月》这样的著作越来越多,就能更多地还原历史原貌,让我们的后人了解这段岁月的真实情况。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作者运用方言写作。书中大量的宝应方言的词汇、俗语、顺口溜,使作品非常接地气,非常生动可读,这也是一种对语言的时代记录。因为语言的变迁也是始终在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熟悉的方言,可能几十年后就变化了,用文学作品把方言“凝固”下来,这也是一种关于语言的档案记录。

  像“七大八伙地将家搬离了芦村郭庄”,“老病鬼子开药店,代吃代卖”,“一斤山芋二斤屎,回头望望还不止”,“个子太瘦太小,没有十八拳高”,“一不小心,滑几格郎的‘怪物’挣脱了人手的控制”,“脸吓得刷色”,“八茬胡子吃炒米,推得一干二净”,这些生动的语言在书中不胜枚举。

  真实与生动,这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这部作品可读之处。

  很客观地说,我对作品中的“励志”有着另一番感觉。励志固然是好的,正面的东西,但因为每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对人生、对世界观的理解也不是一样的。我们崇尚自强不息的精神,但我们希望每个人在前进道路上的阻碍与坎坷尽量少一些,像周以耕这样的励志经历太令人心酸了,他本不该受如此的折磨。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像周以耕这样一直孜孜追求的人,其实也是难以成功的。也有一些人,可能在励志上也不必他差,但并没有他的机遇与运气,所以并没有所谓的“成功”。励志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我们每个人需要的是坦途,是阳光,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给予每个人的是公平、公正。这样,励志与努力才有可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愿这些个体的史传能为我们树立起一面镜子,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健康,更光明。

  作者:何平;胜宝应真

专题新闻
  • 唐山广播电视台少儿新春喜乐会录制圆满成功
  • 心中的宝塔山
  • 说说宝应彭城堂刘氏
  • 残疾人奉献爱心 重阳节慰问老人
  • 2017宝应青年千人毅行开始啦!一起邂逅这一道最壮观的风景
  • 宝应微电影《归途》让“太平洋警察”火起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052421   苏ICP备15046309号-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