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研报预测“翻车”引发董秘吐槽做不到 监管层不断收紧瞄准研报翻车
2021-08-26 16:32:42来源: 财经网

8月25日,巨星科技(002444)在昨日大涨8.67%后今日开盘巨震,盘中一度跌超3%,截至收盘,微跌0.41%,报收34.34元/股。昨日晚间,一则有关巨星科技业绩预测的朋友圈对话截图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该截图上,中信建投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吕娟发布了一篇巨星科技的研报,不过巨星科技董秘周思远却回复吐槽道,“业绩预测太激进了,公司做不到啊”。随后截图传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中信建投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吕娟8月24日确在一些微信群发布过这份研报的微信推文,不过现在再打开链接后,却发现“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另据券商中国报道,一名接近巨星科技的人士表示,实际上巨星科技董秘与中信建投分析师关系不错,没想到一条评论引发比较大的市场关注度。

研报预测“翻车”?公司董秘吐槽“公司做不到啊”

公开资料显示,巨星科技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手动工具、激光产品、智能工具、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智能装备企业。目前巨星科技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手动工具企业,其海外营业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连续12年达到95%左右,主要销售渠道为家得宝、劳式和沃尔玛等商超。

8月24日下午13时许,中信建投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吕娟在其朋友圈发布了一篇题为《自有品牌、动力工具和跨境电商,三个维度均表现出色》的关于巨星科技2021半年报点评的研报推文。半个多小时后,巨星科技董秘周思源回复吐槽道,“业绩预测太激进了,公司做不到啊”。

经查询,8月24日中信建投确有发布过一篇题为《自有品牌、动力工具和跨境电商,三个维度均表现出色》的巨星科技2021半年报点评报告。

在这篇研报最后的盈利预测中,中信建投团队预计,2021年北美工具需求将持续高景气,叠加欧洲需求复苏和供给格局优化,巨星科技将把握市场机遇,同时通过内生外延发展自有品牌,借助跨境电商助力自有品牌占比提升,预计2021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8亿元、21.64亿元、26.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74%、27.45%、23.34%。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一日(8月23日),巨星科技披露了2021年中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巨星科技实现营收44.5亿元,同比增长16.4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7.28亿元,同比增长15.26%,比今年一季度大幅下降了26个百分点,且上半年的扣非净利润还同比下降了5.94%。换言之,从归母净利润增速角度看,2021年上半年巨星科技利润增速反而有显著下滑迹象。

另据了解,8月24日,另外还有包括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在内的三家券商也发布了对巨星科技的中报点评和未来业绩预测。对比中信建投团队的研报,对巨星科技2021年、2022年、2023年的业绩预测数据,中信建投团队给出的预期值是最高的,分别比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的预测高出了17%、18.2%。

虽然从券商中国的报道中获知,巨星科技董秘与中信建投分析师私人关系还不错,但看到这样的预测研报后,巨星科技董秘还是直接吐槽“业绩预测太激进了,公司做不到”。

中信建投年内多次推荐巨星科技,睿远成长价值混合连续三季度加仓

公开资料显示,吕娟2007年进入卖方研究行业,从事卖方分析师工作已有十四余年。之前吕娟曾先后在国泰君安、方正证券任职,实现了新财富、金牛、IAMAC、水晶球、第一财经、WIND最佳分析师奖项的“大满贯”,近年来也是新财富评选机械行业前三名的常客,在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2019年7月吕娟从方正证券离职加盟中信建投证券,担任中信建投证券机械兼建材行业首席分析师,为董事总经理(MD)职级,目前其执掌的机械行业团队堪称中信建投研究所的王牌团队之一。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信建投机械团队曾多次推荐巨星科技。特别是在今年5月—7月巨星科技股价陷入调整之际,中信建投机械团队曾多次进行了逆势推荐。

另据券商中国报道,有业内人士表示,分析师独立预测,其观点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判断,公司无权干涉。此外,巨星科技按照定期报告也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长期规划。

值得一提的,从巨星科技半年报披露情况来看,今年二季度巨星科技得到了多只公募基金的加仓,其中包括由知名基金经理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据披露,自从睿远成长价值混合于2020年三季度新进巨星科技十大股东名单以来,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对巨星科技进行了加仓。截至今年7月5日,睿远成长价值混合持有巨星科技0.268亿股,以8月25日的收盘价计算,持股市值约9.20亿元。

此外,事件发酵后,二级市场上,8月25日,巨星科技股价走出探底回升的行情,最终收盘仅微跌0.41%,或意味着本次研报事件影响力已逐渐受控,市场转为理性看待。

为何研报“翻车”事件频发?监管已发力整治

随着传播媒介不断丰富、行业竞争日益“内卷化”等因素,券商研报“翻车”或与公司公告等不符的现象屡有发生,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强化。

此前“很火”的是宁德时代的一则研报,“大神”已预测到其2060年的业绩表现。该研报表示,增量赛道储能未来竞争激烈,预计最终宁德时代能占据全球市场占有率15%至25%,分析预测2060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体量区间为1500亿元至2000亿元中枢为1714亿元。

研报一出,市场热议其直接预测40年后的业绩表现,是否有些过于夸张。因为时间跨度确实太大,对于企业来说不确定因素太多,正如比尔盖茨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另外,2021年6月21日,斩获三连板的上海贝岭公告称,关注到近期部分证券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利润水平、每股收益、股价和市盈率等指标进行了预测。公司在此提示,上述预测为第三方预测,未经公司确认,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据悉,此前有券商曾预期上海贝岭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18.78 亿元、24.42亿元、28.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亿元、4.8亿元、5.55亿元。

同月,一份题为《深圳瑞捷:黄金赛道空间起,第三方评估龙头踏浪来》的研报预测深圳瑞捷“公司2021年仅21.8倍PE估值,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给予公司基于市场法估值的116.37元为目标价,未来6个月潜在空间110%。”深圳瑞捷回应称,部分研究报告对公司业绩预测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为何研报“翻车”事件频发?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曾表示,“卖方研究市场竞争过于激烈,部分研报的确存在研究深度不够深、对投资帮助的价值不大的情况。”申万宏源研究所总经理周海晨称,“目前行业总佣金下滑,且行业的研究和服务方式较为同质化,机构客户的研究服务竞争过度激烈,分析师受各方需求干扰,研报质量确实存在下滑。分析师还是要回到研究本源上,注重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出研究精品,持续提升研究质量。”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事实上,为了整治券商研报乱象,监管层已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

2019年1月,监管层就已向券商下发了《加强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流程管理规范证券分析师服务客户活动》的通报。

2020年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和《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进行了修订,自6月21日起实施。协会明确,从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的机构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应当秉承专业的态度,采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逻辑,重点围绕宏观经济形势、资本市场走势、行业发展、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合理的数据基础和事实依据,审慎提出研究结论。

在监管发文的同时,也通过行政处罚、责令整改等方式开展整顿。甚至连多年前发布的研报监管也不曾放过,2020年7月,江苏证监局披露对东吴证券时任分析师马浩博、汤玮亮的行政处罚决定,因其在2016年发布的一份关于福成股份的研报存在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二人合计被罚款20万元。

关键词: 研报预测 市场关注 研报翻车 监管力度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