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网红“郭老师”遭全网封禁的背后 “审丑”时代该结束了
2021-09-06 07:56:29来源: 极目新闻

最近,网红“郭老师”因为在直播间谩骂他人,污言秽语,展示“原味”贴身内衣,挑战公序良俗底线,侮辱大众审美认知,被全网封禁,每月万元以上打赏收入也随之凉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人类进步之台阶者也,身高为范为人之表率者也,人类灵魂工程师也……这位郭姓女士以“老师”的身份公开胡言乱语,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教师资格证书,能不能担教书育人之责。

拥有700万粉丝、在其网名后边标注“250”的网红“郭老师”,张口便污浊之气弥漫,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不可谓不恶劣。对她全网封禁,不仅是为了改良网络社会风气,其实也是对她的挽救。若放任其为所欲为,或许有一天她就会触碰法律红线,后果不妙。

一个名词,本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原生符号,会慢慢围绕这个名词形成了社会共识,赋予这个名词或褒或贬的内在涵义。很显然,老师这一个词,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社会评价颇高,老师这一职业也受到全社会尊重,但如“郭老师”这样的“老师”假以“授业解惑”之名,在网上卷起“流量风暴”颠覆教师形象,这就不得不让人担心“老师”被污名化。

比如说,“小姐”“同志”“鸡”“鸭”等词字,本来被赋予了主流文化、物化的意义,但由于社会发展语境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词字居然包含了不良特定意思,被人们惯性贬义化联想。这对于传统文化理源的伤害,是不可逆性的。倘若连“老师”这个名词,都要被“郭老师”们这样的低俗网红挟裹抹黑,受贬损的就不仅是老师这个职业,污染的可就是上下五千年文化泉源。

诚然,网络语言以及网络行为,需要灵动活泼,需要多元的表达方式才能吸引受众。网络视频主播变化演播形式获得良好网络互动,网友在网上诙谐幽默回评释放生活压力,这些都能够被公众理解接受。社会在发展,生活本不可能一成不变,人间烟火色才有滋有味。其实,适应网络,就是适应生活。

但“网言网语”不是“妄言妄语”。倘若短视频整天“啊哈哈哈哈哈……”的“肺炎笑”余音绕梁,“你信不信,我随随便便掰个腿就能得到很多赞”喋喋不休洗脑,“好大,真的好大……”浇得人一头雾水,“垃圾城市几百万人一个泡我的都没有”矫情暴力撒狗粮,这便隐隐透出网络文案策划的“脑枯竭”,让人生出“短视频穷途末路”之担忧。“郭老师”这般极具杀伤力的“原味喷洒”,不是在丰富互联网文化,而是在对“视频传播”戳刀子。让这样的网红霸屏,许多人就会误会网络主播“咋是这样的货色”?发出“短视频”江河日下的无奈感叹。

“郭老师”的“250”,看似是自嘲,其实嘲笑的是审丑的人。若不然,面对这样令人不适的主播,怎么还会有网友打赏?菜里面有苍蝇,不叫嚷退菜,还满心欢喜地撒票子,令人匪夷所思。被蒙蔽的网友对“郭老师”付出的是真情,不简单的“郭老师”回报网友的却是“250”的隐喻。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郭老师”的700万粉丝,不可能全是“残粉”。这700万粉丝里面,监督者、劝善者、告诫者大有人在,这些网友不是“追随者”,而是因被控评无处发泄的“民意”“民愤”,是被“郭老师”的对抗公序良俗的反社会人格激怒了的抗议者。他们正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举报这匹“害群之马”,将这个“丑角”拉下讲坛,以让互联网风清气正,以促一些偏歪的“短视频事业”走到光明的正道上来。

对“郭老师”的全网封禁,是管理部门、网络执法部门在亮剑,对肿疖烂疮的去除是为了肌体更加健康。民众评论对该行动一致点赞叫好,反映大众认知并不糊涂,证明恶劣如“郭老师”之流毕竟是少数。但辣眼睛的“郭老师”,在网络留存那么长时间野蛮生长,又照出一些网络平台对于“有毒的流量”难舍难分的依恋,有关部门要等到“毒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肯动锄头的迟到,则更加值得反思和品琢。

网络倒了一个“郭老师”,提醒大家对其他“流量网红”也要睁大眼睛审视。网络的清朗需要网友举报,更需要监管部门执法给力。文化的保护,清誉的正名,文脉的赓续,人人责无旁贷。“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咋耍”的吊儿郎当,更需纠正。互联网的这一片草原是属于大家的,只有大家守规则勤维护,拽紧肆无忌惮撒欢践踏的烈马疯马的缰绳,草原才能碧草蓝天,白云飘飘,晴空万里。

关键词: 网红郭老师 全网封禁 粉丝拥护 低俗流量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