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流量变现成为现在新消费重点 背后危机还需谨慎
2021-09-17 09:46:22来源: 环球时报

曾几何时,一些所谓的“新消费”品牌作为市场上的“新贵”受到投资人热捧,甚至一度出现 “风险投资想投却抢不进去”的激烈场面。现如今,这些品牌却在二级市场呈现出一路下跌的趋势。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截至15日美股收盘价较今年年初的高点暴跌80%以上。“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股价日前较最高点近乎“腰斩”。“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截至16日港股收盘,总市值比起敲钟上市时已经蒸发了1/3。

所谓“新消费”其实并不算完全“新”。美妆、饮食等消费门类和产品,在过往的消费市场中已经属于比较成熟的行业。即使是脱胎于玩具摆设的“盲盒”,虽然有一些主打收藏“概率性”的创意,也不能算是完全的创新。其之所以被称为“新消费”,应该是基于以下四个“新”:

一是新技术加持下的新渠道。互联网带来了消费渠道和模式的改变。一些传统品牌和产品并不十分熟悉新的营销方式,而“新消费”品牌则在互联网平台上早早布局,并拿出适应互联网受众的产品、分发方式和营销方案,成为行业“新贵”。

二是新基建带来的新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和移动支付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受益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居民收入提高,与区域间不平衡所造成的供给侧不足之间,形成了明显的“不平衡、不充分”。新基建有效弥补了这一点,使所谓深度挖掘“下沉市场”变成可能。“新消费”跟随新市场的拓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新世纪孕育着新人类。与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新世代更加注重自我需求、独特感和创新,他们的消费诉求以及对品牌的黏性也异于前人,市场由此出现了新空间,所谓“新消费”正是在填补这一空间。

四是新时代带来的新国潮。中国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使中国品牌有了更多的实力支撑,“国潮”由此涌起,消费者更加期待品牌和产品的“国风”化,一些“新消费”品牌适时搭上了这班车。

诚然,这四个要素对于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是极大的利好因素,但有些幸福来得太突然,却往往是把“双刃剑”。

利好因素如此之多,资本自然蜂拥而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新消费”的管理者是否能够“接得住”这种“厚爱”?一些品牌为了满足融资的进取心,不断“烧钱”做大,罔顾管理上的问题和收益的不足;有些则狠狠在广告、宣传、营销上砸钱,在“流量”上做文章,甚至账务造假,以获取更多的市场名声,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创业动机从最初的创立品牌、做出产品、提供服务,变为借着风口上市、套现离场实现“财务自由”。

动机一旦发生变化,行为自然也跟着改变。产品、服务质量下降,流量看上去“很美”而营收却惨不忍睹。在创业者、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切都可以被忽略、也必须被忽略。因此,这类品牌和公司一方面在短期内估值往往虚高;另一方面,其公司管理能力又不足以支撑起一个行稳致远的运营模式,加上“新消费”的受众本身品牌黏性就较低,再遇上泡沫破灭,在一时风头无两之后,很容易瞬间灰飞烟灭。

“新消费”本身有实质性的市场背景支撑,但经营者需要在长短期效益间找到平衡,让自己具备足够的沉淀和底气,才能真正做好品牌和企业。(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关键词: 流量套现 新消费重点 互联网平台布局 营销方式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