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叫做“剧本杀”(也叫剧本游)的新型桌游风靡全国,成为众多年轻人周末团建、放松的好去处。根据央视财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剧本杀行业快速增长,规模已是2018年的2倍,突破100亿元。随着“剧本杀”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剧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玩家体验、沉浸。然而,这些剧本良莠不齐,有些剧本中甚至出现了封建迷信、血腥暴力甚至更为敏感的话题。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剧本杀”产业需要得到规范,更要承担起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国家对“剧本杀”这一行业的规范和监管仍未健全,这就使得“剧本杀”目前乱象丛生。为了迎合年轻人追求“短、平、快”和惊险刺激的要求,许多店铺和剧本作者主推恐怖、凶杀题材剧本。在其中加入大量的恐怖、血腥甚至色情擦边球的元素,审美趣味低俗,剧情发展平淡,玩家体验过程中直呼“害怕、刺激”,但在游戏结束后除了所谓的“过瘾”一无所获。
另外,在某些剧本中会选择让玩家成为凶手,将凶杀的详细手法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剧本上,对于一些模仿能力强、对生命没有清晰概念的青少年来说,这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使得他们混淆剧本内外的身份。在众多媒体报道的《21岁男生剧本杀成瘾心理出现问题,妈妈:他竟说要杀我》这一篇新闻中,就表现出了一个年轻人因过度沉迷“剧本杀”导致出现心理问题,萌生出杀害母亲这样可怕想法的案例。随着新华社、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等官媒对于“剧本杀”乱象的“点名”,越来越多的受众对“剧本杀”产业带来的不良影响表示担忧,封禁“剧本杀”的呼声也慢慢出现。
然而,“剧本杀”本身并不是我们必须抵制的洪水猛兽,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它反而可以称为宣传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绝佳文化载体。在众多的剧本中,《刀鞘》《孤城》《兵临城下》系列剧本都是弘扬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优秀剧本。在剧本中,玩家可以通过换装演绎沉浸其中,感受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革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顽强的意志,激活玩家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让玩家在体验剧本的过程中学党史、颂党恩。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市场上多了许多“致敬建党百年”的红色剧本。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后,“红色剧本杀”正成为新的风潮党建形式。著名红色抗战系列剧本《兵临城下》作者猫斯图在接受采访时说:“剧本中给了玩家选择:在明知道可能会失败,会牺牲的时候,到底是坚持还是投降?即使玩家们最后没有选择抗日,但当他们得知真实历史人物的坚持时,也能在对比之下更直观感受到先辈的伟大。”
因此,对于“剧本杀”,理智思考必不可少。我们要正视并严肃整治“剧本杀”产业中存在的乱象,也要看到并大力发挥其在优秀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限制、规范“剧本杀”创作过程中的题材和价值导向,正确引导“剧本杀”产业的内容创作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剧本杀”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才是理性对待“剧本杀”产业的应有之义。
随着“剧本杀”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剧本杀”行业的不断规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剧本杀”行业将逐渐剔除其中的糟粕元素,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文化传播的工具。
关键词:
剧本杀
社交游戏
产业发展
传播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