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东莞制造”驶上数字化快车道
2021-11-05 16:49:16来源: 南方日报

原标题: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仅次深广,位列全省第三 (引题)

“东莞制造”驶上数字化快车道(主题)

近日,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下称“东莞市工信局”)带领20余家软件领域的企业走进华为,旨在取经数字化,探讨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久前,华为云入围东莞市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

朝着“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的目标,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位居全省第三的东莞先行先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新路。记者从东莞市工信局获悉,东莞接下来将印发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更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如今,东莞政企联手推动的数字化变革正在上演,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2018年至2020年期间,东莞对超1200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给予资助。其中,通过技术改造政策,合计带动企业投资235.67亿元,引进设备3.87万台,实现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223%;通过上云上平台政策,对413家企业的431个项目进行资助,资助企业数量和金额全省第一。

东莞制造变革

数字化转型成为莞企必答题

在国内粮油货架上,太粮靓虾王香软米家喻户晓,但是不为人知的是其背后的数字密码——从收购原料到选米、去石、脱壳、抛光、碾米等生产各个环节全由机器完成;产米车间鲜见人影,工人在中控室看着显示屏就能检测各条生产线的效率、产量、仓储情况、入库情况、突发状况;采购员通过云系统就能了解到最新的原料信息……这是东莞市太粮米业有限公司(下称“太粮米业”)的数字化工场。

“一粒普通的大米,里面包含着庞大的数字密码,从采购到生产、销售,每个流程都可以在‘云上’查询到。事实上,太粮米业在2015年就开启了数字化工程布局,经过数字化及工业智能化的持续推进,相比10年前,日产能提升了4倍。”东莞市太粮米业有限公司信息化负责人尹鉴深说。

尹鉴深告诉记者:“在进行数字化变革后,企业运营管理有了质的变化,原粮库存周转率提高了50%,数字化还能为企业收购原粮提供重要的决策性参考依据,帮助企业在最短的周期内采购到原产地新鲜的原料,切实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与口感。”

类似太粮米业这样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在东莞各个行业上演,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的影响程度更深、更广。

作为国内的龙头服装企业,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以纯集团”)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其旗下的“以纯”品牌畅销20余年。在信息化及数字化的助推后,这一属性被放大。

“以纯旗下有3万多名员工、6000多家品牌专卖店、30多家工厂,庞大的工程背后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撑。”以纯集团研发中心信息管理部经理何永涛表示,早在多年前以纯就推进数字化改造,着力从供应链、产品研发和营销等核心环节多链条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

何永涛表示,从整体上来看,数字化转型能够带来公司运营能力的提升、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风险控制方面的提升。当下,以纯集团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数字化模式,比如在3D虚拟设计、设计在线协同、全渠道营销和新零售等方面均有布局。

持续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以纯集团管理层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经过多年沉淀的数字资产,成为以纯集团精准对接市场的利器。

在数字经济时代,拥抱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如今,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莞企投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中。

龙头企业探路

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上云”

在松山湖,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大数据连接着合作伙伴。几公里之外,工业机器人企业拓斯达应用华为云进行智能化生产。

在沙田镇,唯一网络东莞沙田(南兴云)数据中心在近日启动,该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帮助企业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和转型方向。

在南城街道,专注泛家居行业信息化的广东数夫软件有限公司,为全国2000多家大中型家居企业提供服务,每天使用数夫软件的用户超过6万个。

放眼全东莞,越来越多龙头企业选择数字化发展,它们不仅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而且依托龙头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有效整合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上云”,促进产业生态体系的良性运转。正在积极寻求数字化转型的“东莞制造”,同样亟需一个“智慧大脑”来为他们“研产供销服”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方案。

日前,权威分析师机构Omdia发布了全球公有云厂商排名报告,华为云综合排名中国厂商第一。快速发展的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很快成为东莞工业企业,特别是电子信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

2018年5月,广东省经信委(现广东省工信厅)、东莞市人民政府以及华为公司三方展开战略合作,共建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2019年10月,松山湖管委会又与华为公司合作松山湖产业云项目,2年内即帮助近100家制造企业“上云用云”。

“工业企业上云是近几年大热的话题,许多企业在生产效率、人力管理等方面都有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相关经验。”华为云东莞运营经理陈智玲表示,“华为云不仅可以提供基础资源安全平台,还可以根据需求帮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诊断’,助其链接全行业各领域的生态伙伴,解决工业难题。”

简单来说,华为云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即“华为云底座”,是由自研产品鲲鹏服务器搭建的,有自主把控技术能力;树干上“长出来”的应用囊括了全行业各领域2万余个合作伙伴的产品,从基础的计算存储资源,到研发、生产、售后、物流、人才培养等,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各项服务。

例如在德普特公司,随着下游大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公司成本投入压力大,数字化转型蓝图规划难以落地。后来公司以华为云的基础资源安全平台为底座,搭建和应用了工业大数据平台、设备管理系统、供应链协同、PLM设计协同等四大信息化系统,助力产品质量直通率提升6%、人力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升11%。

随着新一代技术革命的到来,谁能率先取得数字化转型成效,谁就抢占了全球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龙头企业能否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上云”至关重要。

政企联手发力

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

2021年11月5日,由华为云授权及支持的“东莞市华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作为第一批获认定的赋能中心启动,该中心通过搭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龙头服务商与制造业企业精准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赋能中心建设一批应用水平高、示范效应强、行业推广前景好的示范项目,带动产业集群整体转型。

赋能中心是东莞政企联手走好数字化之路的开端,也是东莞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积极抢抓数字经济风口机遇,全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举措之一。如今,东莞政企联手推动的数字变革正在东莞上演,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根据中国信通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报告(2020年)》,东莞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已经位列全省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年东莞在全国产业互联网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七,省内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同时,在全国“用云量”前20城市中排名第七。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推动产业链重构的系统性工程,关键一环在于政府顶层设计。

近年来,东莞陆续出台《关于推动东莞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东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的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应用、5G融合应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等,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东莞制造加快迈向数字化的新进程。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全市共计对超1200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给予资助。其中,通过技术改造政策,对1201个项目进行资助,合计带动企业投资235.67亿元,引进设备3.87万台,实现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223%。此外,还认定20家企业的23个项目为省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6家企业为智能制造示范。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箭在弦上,东莞正在朝着“打造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的方向进发,争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成为“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阔步迈进GDP万亿城市新赛道。

■专家访谈

中山大学区块链与智能金融中心副主任戴欣:

人才短缺是东莞数字化转型最大短板

当今,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要求。近来,东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数字经济作为重点发展的方向。近日,南方日报专访了中世数字经济研究(广州)院执行院长、广东省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山大学区块链与智能金融中心副主任戴欣,畅谈东莞如何重点发展数字化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东莞即将迈进GDP过万亿元、人口过千亿的新赛道,此时重点发展数字化转型有哪些意义?

戴欣:东莞人口过千亿已经相当于欧洲中等规模国家水平。GDP即将过万亿元,不仅意味着经济规模上新台阶,更重要的是经济构成的丰富度和活跃度提升,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更大的发展潜力。数字化转型对于规模体量大的经济体而言效益更加明显。可以从三方面把握:第一,单点效益。效率提升在1倍和100倍规模的经济体,带来的就是1倍和100倍的差异;第二,多点协同效益。数字化在协同上提升效率的倍增更大,规模大业态丰富,点多面广,效益会更明显。而这个以往常常因为多个利益方更难协调所以更难实现而不被重视。第三,新增多样性。数字化将大大促进新业态新模式产生,而新业态新模式一定要基于现有的多样性基础。经济规模大一定现有多样性更丰富,那么基于此,数字化派生的多样性也更多更快。

东莞推动数字化转型除了上述类型的意义之外,还有自身的特色意义:第一,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以松山湖为圆心辐射开来的智能制造的装备供应体系更早发展相对形成优势,这是数字产业化偏硬件的重要基础,有望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大潮中快速增长。第二,产业数字化落地推进。其他各镇街的传统产业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就近配套支持。第三,规模人口支撑小众需求多业态发展。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落地的供给侧,需要数字化高效地匹配消费端。东莞市场够大,可容纳更多既有和新业态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循环。

南方日报: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在你看来,在全国性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与其他城市相比,东莞最大的短板、最突出的优势分别是什么?对此,你有何建议?

戴欣:东莞最大的短板在于人才短缺,特别是各专业各领域的高端人才。最突出的优势是具备了较为完备的数字经济循环的体系。可以更容易组织和协调资源试点,包括相对其他地方更早布局智能装备的先动优势为数字化转型奠定良好基础,以及毗邻深圳、香港和广州的地理区位。

东莞还需要在文化建设、形象打造及产业模式配套上下功夫,更好地吸引高端人才和先进制造企业前来扎根。另外,优化机制更好地组建本地大学和科研机构。谋定而后动,认准数字经济做好整体规划,并多方论证。

南方日报:东莞持续推动企业实施“机器代人”,实现自动化改造。企业引入机器人,是否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何理解二者间的关系?

戴欣:“机器代人”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点要感谢东莞市历任领导的高瞻远瞩。所谓数字化,它不同于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让更多机器可相互传递数据自动互操作,而尽量减少了人的干预。机器内部各项指令协调就是数字化协作的结果。有了这个基础,就可能更快实现更大业务场景下,机器间交互数据和指令,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自动甚至智能地完成任务。

南方日报:在你看来,东莞推动数字化转型,有没有哪项工作特别需要政府加以重视?

戴欣:因为数字化转型非常复杂,是一场陌生地带的“硬仗”。因此,建议汇聚一套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体系,关键是能真正深度参与、全程跟进,类似作战参谋部。制定规划和方案(战略),跟进组织资源试点和推广(战术),并且不断试错改进,碰到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对策,再不断试点推广,螺旋式循环上升。

从市政府的角度来看,要有市长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持续推进,可参考省政府最近成立的加快数字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样本

广东数夫:

依托数字化推动家居企业管理升级

随着现代人对家庭空间的个性化追求越来越高,“全屋定制”的消费模式逐渐受到追捧。但传统家居企业普遍存在销售渠道分散、生产效率低下、人员管理不畅等难题。

1995年,广东数夫软件有限公司(下称“数夫”)创始人张爱国注意到行业痛点,提出家具数字化理念,旨在用“工匠精神”推动家居企业管理升级,推出“智能制造”“智能营销”“管理咨询”“管理软件”等几类产品和服务,深耕泛家居行业,提供全面成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东莞大部分家居企业都使用数夫的软件系统,在全国泛家居领域的ERP市场占用率连续多年保持第一。近日,东莞市工信局带队走进数字化企业——数夫,了解其数字化的进程。

数字化管理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从家居空间的量尺数据,到消费者在门店或线上下单,再到进入生产环节后的分单、揉单、齐套管理,以及最后的配送、安装和售后服务,传统家居行业的产销流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由于流程管理缺乏数字化,各流程数据不通,常会出现问题。

“例如做一套沙发需要经过制作内部钢木结构、裁剪、分拣、车缝布料、装弹簧绷带、扪布等环节,以往这些流程可能都是靠人工传达,难以管控产品生产步骤,不同师傅的用料标准不同、制作时间不同,还容易有缺料少料的情况,导致产能低下,交期不准等多个问题。”

数夫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徐爱珍表示,通过使用数夫的软件,产品线可以被全程数字化监管,每个环节提前规定好生产标准,建好BOM部件清单,制定好工艺路线,材料齐套管控,系统计算最优排程等,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打通内部数据、疏通管理环节,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艺格云木门是数夫的用户之一,过去企业虽然在使用多套数字化系统,但各系统间数据无法互联,信息孤岛严重;图纸靠邮件、纸张传来传去,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还极易出错;另外订单的记录还是采用人工输入的传统方法,查订单进度很困难。

2018年,艺格云木门使用了数夫的F19 ERP,通过数夫系统建立了柔性定制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从前端展示到后端的互联互通,建立了一套管理流程体系,接单、图纸管控、查询订单进度等效率明显提升,降低了沟通成本。实现显性成本降低52.4%、成品入库效率提升67%、配料精准度提升27%,打造了木门定制信息化标杆。

“不只是全流程的软件系统,我们还会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徐爱珍说,“数夫成立20余年,为超过2000家大中型家居企业服务,多年积累的经验也在行业里建起了知识库,而且我们重视服务、重视点对点地与客户沟通,可以说是为企业提供专家式的‘交钥匙工程’。”

一“码”沟通家居产销全流程

降低成本、控制品质、缩短交期、提高效率……数字化后的家居生产为何会有诸多优势?数夫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在数夫的“智能制造工厂体验区”,徐爱珍介绍了从客户定制到售后服务的“码”上管理模式。

首先,在客户定制自己的生活空间前,专业的量尺师傅会用APP中的红外线工具测量空间数据并上传;根据数据确定空间定制方案后,门店或网点会将方案分不同的产品组进入生产环节;每个产品拆单后,依据客户的订单将各部件赋予特定的标签(如二维码),根据科学化排程分别进入不同车间批量生产;所有部件制作完成后,通过识码将同一订单的产品分拣出来,并自动入库、智能物流、上门组装等,轻松地用工业化效率满足了个性化定制需求。

“这笔订单完成的全流程几乎都是用数字化管控,在生产过程中全程可视,不再像过去一样需要人来沟通传达,大大节省了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徐爱珍说,“数字化还可通过多张订单组合来计算如何裁料有最优利用率,极大减少材料浪费。生产工艺更标准,如上几层油漆最美观等,都有统一规定,不同熟练度的工人也可以轻松上手。”

另外,在服务企业时,数夫也最大化地利用到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为企业做好规划。“每次企业找上门来的时候,我们都会先和企业聊相应的行业细分领域最新的概况,再针对对方目前遇到的管理痛点和经营需求,提供‘七分成熟、三分定制’的服务。”徐爱珍说。(撰文:叶永茵 于羽佳 曾競 )

关键词: 东莞 制造 数字化 制造业 广东省

相关新闻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