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网友“远程恶意点餐”事件持续发酵 背后网络信息泄漏风险值得深思
2022-02-23 08:33:42来源: 红网

据澎湃新闻网2月22日报道,近日,某百万粉丝科普博主李先生与家人来到北京某餐厅用餐,用餐期间把台号拍了下来,发到微博上。没想到,由于点餐二维码也被拍进了照片里,有网友竟恶作剧般地扫码远程下单,点了300多万元的菜。虽餐厅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李先生,这件事却给双方造成一定的困扰。

仅从涉及金额上看,300多万元的菜单俨然超过“恶作剧”的范畴。且不说餐厅事后需要耗时耗力升级系统,恢复和清理恶意下单的数据,进而影响正常经营。倘若餐厅当时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继续依照被篡改的菜单上菜,恐怕会给李先生和餐厅,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即便是通过看似正常的扫码形式点单下单,只要侵犯他人权益,恐怕就不能用一句“玩笑”能轻易开脱的。

无论是通过什么平台扫码下单,大多与社交账号绑定。如果餐厅或李先生有心索赔,通过系统记录找到恶意下单的网友,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当事人愿不愿意认真追究罢了。“恶作剧”只有被受害者认可,才算恶作剧。只要受害者不愿谅解,恶作剧一方就是法庭上的被告。

一张二维码无意间被拍到,传至网上,构建起李先生与陌生网友之间薄弱的直接联系。在责任分散效应的影响下,一部分人丧失理智,跟风捉弄。群体性的“小小玩笑”,不断累积叠加,逐渐形成群体性的“网络暴力”。这既是互联网生态使然,也是公共二维码管理失当使然。

在二维码点菜广泛应用的当下,不妨根据李先生的遭遇,换一个场景考量。假设,少数人对某家餐厅不满,事前拍照截取餐桌上的二维码,在高峰期恶意下单干扰,试问会不会影响餐厅服务?走进移动支付盛行的当下,多数人善于用二维码支付,用二维码乘车,用二维码报名,却不知道,广泛应用的公共二维码可能成为新的安全陷阱。

推广一类新技术新服务,安全管理必须及时跟上。置于开放环境下的静态二维码,比封闭环境下的动态二维码,更具有风险性。利用公共二维码提供网络服务,必须依托全面有序的管理规范。一方面,要保证使用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另一方面要防范使用者通过不透明的二维码恶意骚扰他人。

利用二维码提供服务,如果无法保证基本的安全性,即便再便捷,都不会带来好体验。李先生的遭遇,希望不会在其他人身上出现。

关键词: 远程恶意点餐 网络信息泄漏 公共安全事件 餐厅升级系统

相关新闻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