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研讨会”和“第二届包虫病与人兽共患绦囊虫病控制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举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与控制局副局长贺青华出席开幕式并发言。贺青华指出,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分重视寄生虫病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支持了包括“一带一路包虫病和人兽共患绦囊虫病消除和控制网络”在内的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以此优化国际合作平台,以科学的精神引入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
华大党委书记、执行副总裁杜玉涛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致辞。杜玉涛表示华大坚持党对外事工作和国际合作项目的领导,积极落实国家战略,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包虫病防治工作,加入一带一路包虫病和人兽共患绦囊虫病消除和控制网络理事会后将进一步体现基层党组织在科研国际合作中的领导作用。

在第四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研讨会上,在与会嘉宾代表的见证下,杜玉涛代表华大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签署了开展全球合作的备忘录,双方将在寄生虫病防治领域的基因组学应用、国际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同期召开的第二届包虫病与人兽共患绦囊虫病控制国际学术会议上,杜玉涛代表华大与会议相关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包虫病和人兽共患绦囊虫病消除和控制网络补充宣言》。各方决定设立一带一路包虫病和人兽共患绦囊虫病消除网络理事会,包括华大在内的各签署方为首届理事会成员。目前,理事会成员涵盖来自澳大利亚、蒙古、中国、法国、日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圣克里斯多福、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土耳其、英国和美国等13个国家的相关卫生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指出,包虫病防控的国际合作平台进一步实体化,并设立理事会,将有助于凝聚各方力量,引入更多新技术和资源来控制、消除这类疾病。

会议期间,华大传染病首席科学家陈唯军受邀做了题为《新型组学技术在包虫病防治中的应用》的报告,以华大协助西藏自治区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项目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华大自主研发的先进测序分析技术在实验室筛查中的作用,引起参会代表积极讨论和广泛关注。同期展出的华大包虫病快检移动工作站以模型的方式向与会代表呈现了华大的技术成果,成为展览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