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经过1700公里的飞行,宝象金融CEO张娟、三农事业部总经理王洁等一行来到了内蒙古青青草原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青草原”)位于呼和浩特的总部。在大青山的映衬下,宝象金融与青青草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此拉开了肉羊产业链的新战略版图。
肉羊产业链领导者,3年要做10个亿
签约仪式上,青青草原方负责人王景晟为与会者一一介绍了青青草原的发展史、战略布局与产业结构。青青草原是由上市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注资成立,作为“内蒙古百强品牌”,青青草原通过对种羊繁育、肉羊养殖、饲料产销、到屠宰加工和肉制品深加工及产品销售的肉羊全产业链布局,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王景晟表示,中国的牧业产业链起步较晚,产业化是从易到难的过程,从养鸡,养猪、再到羊,是产业链成熟的象征,也是时代发展的方向。青青草原在内蒙古的提前布局,预计将在3年内达到年出栏育肥羊100万只,销售量突破10个亿!

青青草原及其下属六家子公司,通过成立专业研究院对饲料配方、育种、防疫兽医等项目的研发,不断提升产业链的养殖水平和生产水平。现已拥有省级种羊场一处,澳洲钻石级种公羊170头,优质种母羊2.7万只;在内蒙古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新疆等地共有养殖基地120处,年出栏育肥羊30万只,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其次,青青草原拥有专业的肉羊屠宰及精分割生产线,年屠宰能力可达35万只,其所生产的“青青草原”牌羊肉制品畅销全国市场;在饲料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全价全营养草颗粒配方,不仅满足自身养殖基地的需求,更是辐射到周边省份,广受好评。去年8月,青青草原荣获了“中国牛羊行业新锐品牌”的殊荣。
当前,中国肉羊产业正处于发育期向成长期的过渡时期,在2001-2016年,我国羊肉消费总量从107.8万吨上升到207.6万吨,增长了92.6%;同期羊肉产量从271.8万吨增长到459.4万吨,增长了69%。肉羊养殖集中化、加工集群化、市场品牌化成为肉羊产业链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内蒙古作为羊肉牧区省份,在羊肉产量不仅全国第一,而且可以供给全国。青青草原把握肉羊产业链时机,立足内蒙古建立牧区,占据市场高度,做到行业领先。

身兼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的副会长单位、中国肉类协会会员等数职,青青草原还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贫龙头企业,期望通过企业不断的发展努力带动农牧业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为自治区人民创造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农业供应链金融践行者,研发可追溯生态平台
在听取了青青草原的介绍后,宝象金融CEO张娟对青青草原在内蒙古、河南、新疆成功实施的“公司+农户+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养殖模式深表认同,并就宝象金融在农业供应链中所获成就和资深的行业经验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宝象金融拥有专业团队设计金融产品,完美匹配青青草原产业链周期,张娟对双方即将开展的合作表达了充分的信心和期许。
在农业供应链这片蓝海里,宝象金融已经打通多个农牧产业链、连锁餐饮、产业化集群等项目,通过与多家核心企业开展合作,整合核心企业提供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基于真实数据和业务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同时,依靠大数据风控系统和可溯产业链生态平台,宝象金融以区块链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建立和完善农业供应链数据化模式,弥补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用空白,重塑信用体系,不断降低农业供应链所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
其中,可溯产业链生态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农牧”的基因,引入区块链技术,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维全溯源方案,实现牧区产业链从饲料、养殖、防疫、屠宰、加工、物流、仓储直到销售终端每一环节的跟踪和记录,保证每只羊的健康,也确保信息真实可信,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此项技术更是荣获了“年度可溯产业链金融生态平台优秀解决方案奖”。
宝象金融不断深挖农业供应链金融领域,开拓更多市场,正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前景广阔。据近日出台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指出,我国“三农”金融缺口仍然非常大。从全国看,据蓝皮书测算,我国“三农”金融的缺口约为3.05万亿元。这一缺口的存在,为“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此番与青青草原的合作,是宝象金融深入肉羊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步。在国家推行乡村振兴的大前提下,内蒙古的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向纵深扩展。可以预见,宝象金融与青青草原的强强联手,定将为内蒙古未来的农牧发展增添助力,让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更加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