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最高法最新解释网购消费纠纷 电商卖家“发货即收工”还须纠偏
2022-03-03 09:13:50来源: 红网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司法解释。新规对于“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合格”“经营者享有单方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等常见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进行列举,明确有上述条款应当依法认定无效。(3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网)

2021年9月出台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8.12亿,同比增长2965万人次。丰富多元的商品资源,快捷便利的购买方式,让浩浩汤汤的网购大潮已经融入当代人高速运转的生活。而网购经济业态勃兴的盛况之下,各种“买家秀”“发货即完工”现象严重损害着消费者的权益和购物体验,营造有法必依、公平和谐的网购环境势在必行。

德无以立,则信用不成。网络购物虽以互联网作为中介载体,以线上转账作为交易模式,但是归根到底仍然要遵守现代商业交易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公平易物,质量保障、售后管理都应是商家必备的服务流程。消费者和商家隔着一块电子屏幕,无法亲身观察到商品外观、使用效果和质量,加以商家日益精进的宣传和包装技能,在消费者面前展开的是琳琅满目的图景。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先天购物体验缺失,需要由商家的真诚服务来填补。

而在一次次网购实践中,存在着“发货即收工”的不合理现象。前期商家精妙设计、中期循循善诱,后期等到消费者转账到位就直接收摊,不论质量参差不齐,更不论顾客反应激烈,便开展下一轮的营销工作。如此甩手掌柜的做派,令消费者深恶痛绝。网络上对商品的观察选取,终究不能获得全面的认知,收到商品后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及时退换是消费者应有的权益。置之不理的商家作风,钻法律的空子,游走于网络营销法律的灰色地带,总会有还不完的债。

在央视新闻的评论区内,不仅有诸多支持响应之声。各种声音,说明了网络购物光鲜亮丽的营业图景下,践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亟需解决,野蛮生长总需耐心治理。网络购物是一条环节众多的产业链,资质审核、货品选取、预售销售、快递运输、后期服务……每个关节都需要一丝不苟的对待和管理,规范售后服务和赠品质量,也需要政策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微调,方可扎实落地。摒弃不作为的敷衍态度和应付作风,关注消费者的真切反馈和需求,才是商家长久生存、持续发展之道。

关键词: 最高法最新解释网购消费纠纷 发货即收工 签收商品不等于质量没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关新闻
专题新闻
  • 中国股市开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个国家?
  • 车险险种怎么选?家用汽车保险怎么买划算?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