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银行储蓄又添新成员,每年限存1.2万元,退休后增发个人养老金
2022-04-25 19:12:17来源: 小强财艺

通常来说,银行储蓄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活期存款的利息很低,年利率只有0.3%或者0.35%,1万元存款每年的利息只有35元,不足挂齿;定期存款根据存款年限采用不同的利率,收益高于活期存款,各大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在1.5%左右,2年期存款利率在1.9%左右,3年期存款利率在3%左右,5年期存款利率在3.2%左右,高一点的利率可能会达到3.4%;大额存单的利率比同期限的利率稍微高一些,但起投金额较高,一般为20万元,财联社统计称,目前股份制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为3.55%,最低的仅有2.9%。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基准利率自2015年10月至今未有变动,2015年10月,央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管制,金融机构可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自主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因此,虽然基准利率还在,但已经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此后,银行存款收益越来越差,2016年6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上限的确定方法,将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2020年,银行存款的“靠档计息”方法被取消,储户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存款计算利息,各种存款收益进一步下降。近期,央行宣布将在2022年4月25日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后,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鼓励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BP),也就是鼓励银行降低0.1%的利率。

由于靠银行储蓄的理财方式收益逐渐走低,货币资金收益也差强人意,已经有不少人把银行储蓄的理财方式转为购买国债了。不过,今年发行的储蓄式国债利率和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也下降了0.05个百分点,目前3年期储蓄国债的利率为3.35%,5年期储蓄式国债的利率是3.52%,利率和那些存款利率比较高的银行差不了多少,但是国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靠档计息”,比如今年第四季度发行的国债利率计算规则就是靠档计息,从购买之日算起,不满半年不计算利息,满半年不满1年,按照年利率0.35%计息,满1年不满2年,按照1.82%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照2.84%计息,满3年不满4年,按照3.26%计息,满4年不满5年,按照3.4%计息。如果提前支取,利息损失比定期存款或者是大额存单小很多。

如今,我们普通百姓储蓄方式又添新成员,和银行存款一样,具有理财功能,每年最高存款1.2万元,退休时可以增发1笔个人养老金,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存款的目的,一是为了理财,二是为了应急用,三是为了养老,但养老除了存款之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每月还可以领取养老金。养老金分为职工养老金和居民养老金,前者待遇高,后者待遇低,适合不同类型的人员参与。由于我国的职工养老金经历了17连涨,算上今年就是18连涨,从历年的养老金涨幅来看,涨幅逐渐收窄,同时我国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越来越多,养老金支出压力较大,今后完全继续靠养老金连涨方式增加养老待遇将受到影响,开拓多层次的养老金渠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今,《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发布,给国人新添了新的养老保障之路,参加人员每年最高缴存1.2万元,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个人养老金。它具有强制储蓄、税收优惠和帮助大家建立理财习惯的优点,凡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有资格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应当指定或者开立一个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个人养老金缴费、归集收益、支付和缴纳个人所得税。退休后,如果参加的人不愿意分月领取,也可以选择按次和一次性领取的方式,领取方式确定后不能更改,当然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也是可以提前支取的,比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

现在趁着自己有挣钱能力,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不失为是一种养老好办法,今后退休时就能增发不少养老金,假如现在是40岁,每年存款1.2万元,60岁退休时缴费已经20年,20年就是24万元,加上收益,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大概在35万元左右,如果收益好,金额比这个更高,这一大笔款项,能给养老带来更广泛的保障,也无需再为养老发愁了,你说呢?

关键词: 基准利率 银行存款 活期存款

相关新闻
专题新闻
  • 消费税征税范围是什么(详解消费税的征税对象)
  • 农行理财产品会损失本金吗?理财会不会把本金亏完?
  • 中国股市开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个国家?
  • 车险险种怎么选?家用汽车保险怎么买划算?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