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广州蔬菜供给位居省内第二 超大城市是如何保障“菜篮子”自给自足的?
2022-05-12 08:10:30来源: 南方都市报

说起广州,总会提到“千年商都”“南国花城”“超大城市”这些标签。鲜为人知的是,在人口大省广东,这个中心城市的蔬菜年产量可排到第二位,是个不折不扣的“种菜小能手”。

数据显示,去年广东全省蔬菜产量达3855.73万吨,而广州为403.62万吨,占比高达10.46%,在全省范围内仅次于湛江。

刚出炉不久的一季度数据显示,今年前三月,广州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83.04万吨,同比增长1.6%。

“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菜”,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广州人对蔬菜的强烈执念,也体现了蔬菜在老广州餐桌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可以说,保证蔬菜供应,是广州重要的民生大事之一。那么,作为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广州多年来是如何做到蔬菜的高自给率,又是如何成为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中心枢纽呢?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文晓巍接受南都记者专访,详解了支持广州成为种菜高手背后的六大举措。

01

压实考核任务

保障菜地面积 房前屋后零散土地不放过

文晓巍表示,2021年广州常住人口超过1881万人,人均日消耗蔬菜在0.67斤左右。那么算下来,日均蔬菜供应就要保证在6300吨左右,一年就是229万吨。而2021年,全市蔬菜总产量高达403.84万吨,“这么大的本地产量已经能够满足常住人口的需求。”

一线城市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首先就是广州保障了菜地面积。”据文晓巍介绍,2020年广州常住人口的数据是1874万,菜地面积是43.5万亩左右。

“但随着镇化的推进和常住人口的增加,广州人均菜地面积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据广州市统计局3月刚刚公布的2021年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显示,仅一年时间内,广州常住人口就增加了7万多。

“为此,广州一直在努力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考核任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增加设施生产的面积。”文晓巍举例说,为了确保菜地面积稳中有增,广州还发动农民利用房前屋后零散碎片的土地来进行蔬菜的种植。

在城市中见缝插针地种菜,可能已经刻在广州人的DNA里了。去年一则新闻报道称,在广州CBD里,多幢商业大厦搞起了“都市农场”。连广州最高档的购物中心广州太古汇,也专门开辟了200多平方米的屋顶菜园,种植当季蔬果,最多可同时种植60—70个品种。

02

提升科技含量

发动23个涉农院士团队参与科技兴农强农

一线城市种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上海为例,据该市价格监测与成本调查队会同上海市农委蔬菜办在今年年初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青菜种植成本逐年增长。2013年以来年均涨幅约3.3%,其中2019年起涨势有所加快,年均涨幅扩大至4.1%。而2021年同比增加更是达到4.8%。

文晓巍表示,这是全国城市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农业附加值没有工业和服务业附加值高。但是,如果蔬菜的销售价格过高,老百姓消费不起,而蔬菜田头收购价太低,农民又没有种菜的积极性。”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陈日远是国内知名的蔬菜专家,被称为“大棚里的‘农民’教授”。他指出:“保供居民‘菜篮子‘、实现‘蔬菜自由’的背后,依靠的是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文晓巍认为,在提高种植科技含量,降低农产品成本方面,广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广州一直在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同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力度。2020年的数据显示,已发动了23个涉农院士团队参与科技兴农强农,建设了92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广州还制订实施了都市现代农业奖励政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等。至2020年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9369人。

03

加强生产监测

对菠菜等39个品种旬调度发现异常就采取措施应对

在保障蔬菜供给方面,“会种菜”是根本,却不是全部。

据文晓巍介绍,除了保证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水平外,广州全市都加强了生产监测,“对蔬菜、水果、肉类等产品的存量、产能等信息都会进行监测。仅蔬菜方面,就对菠菜、生菜、芥菜、菜心、甘南萝卜、豇豆等39个主要品种以一旬为周期,开展了旬调度工作。”

而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汇总,更是全面、动态地掌握了价格变化和供给情况。“有利于定期或者视情况来开展分析研判,一旦发现异常就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如广州农业农村部门会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推动农产品应急保供企业加强生产和流通,投入库存。”

最近的案例就是,在今年4月9日,广州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当天,广州11区均先后宣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相关措施启动后,不少市民加强了包括肉菜在内的物资采购。

面对突然增加的市场需求,政府相关部门立即采取了应对措施。在广州黄埔,区商务局派出8支队伍,点对点跟踪各大商超的实时供应,发现疑似缺货,立即督促商超通过总部配置更多的资源。4月9日,黄埔区辖内8大商超共上架蔬菜10吨。

04

机制保障

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专项工作指引正抓紧制定

就是在4月这波疫情下,广州这样的千万级人口大市,老百姓不仅能买到菜,而且也没有觉着菜价太高。4月13日,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发布的价格信息显示,当日88种主要蔬菜日均批发价价格环比还下跌1.20%。

“这就是广州的保供机制在起作用。”文晓巍透露,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不仅制定了本地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工作方案,现在也正在抓紧制定“广州市今冬明春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专项工作指引”这一条例。

“总体来说就是建立健全平时、战时状态下的本地农产品应急保障机制。”

同时,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的单位也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措施和预案。“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来做好菜篮子产品价格和供需的监测,加强产销对接和储备制度的建设,落实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应急工作方案,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

目前,广州建成了32个菜篮子产销地市场,成为了华南地区菜篮子产品集散中心;郊区产地和田头的市场、菜地、水果的冷链能力超过35万吨。同时升级农贸市场、农产品零售网点超过了11000个,公益性的网点有2251个。“这些都是借助保供机制的完善,从制度、措施上推动建设的。”

05

应急响应

全市农产品应急保供企业已圈定120家

截至目前,在疫情多次反复的情况下,广州的蔬菜供应都经受住了考验。

“在强化应急响应方面,广州畅通了三级联动,建立起市、区、重要应急保供企业三级保供架构,同时也加强了应急能力的建设。”据文晓巍介绍,目前全市确定了120家农产品应急保供的企业名单,并指导和督促各企业调整生产能力,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确保有需要的能按时完成应急供应。

“可以看到,疫情下广州的应急工作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在保证蔬菜等重要物资供应方面。比如指导各镇街在符合疫情防控条件下,明确保障农贸市场、超市和士多店供应,同时引导多个电商平台参与。”

06

供应链管理

全国布局17个配送中心和分中心

“广州不仅仅依靠自己的蔬菜基地满足市民需求,还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在全国多地建立了蔬菜基地,推动了跨区域的合作。”据了解,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广州市以“一个标准供湾区”为原则,构建了以广州为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打造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平台。

现在,广州街坊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来自甘肃、东北、山东、海南、云南等地的蔬菜。“推动与其他地区蔬菜生产和流通的跨区域合作,广州进一步增加了蔬菜来源,在稳定蔬菜供给的同时,也优化了产品结构,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除了跨区合作、统一标准,广州还加强了溯源体系的建设。”广州在全国率先创建了食用、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的溯源体系总体架构,在全国布局17个配送中心和分中心,溯源的产品超过了3000多个,优质产品可溯源产品流量超过了52万吨。“广州的做法,得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的表扬。”

一个人口近2000万的超大城市,不仅做到了100%满足本地居民的蔬菜供给,同时还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建设。文晓巍认为,以上六点都发挥了作用,缺一不可。他更相信,在这六项举措下,广州的“种菜”能力和保障供应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关键词: 大湾区蔬菜供给 超大城市规划 广州人口数据 国内千万人口大城市

相关新闻
专题新闻
  • 消费税征税范围是什么(详解消费税的征税对象)
  • 农行理财产品会损失本金吗?理财会不会把本金亏完?
  • 中国股市开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个国家?
  • 车险险种怎么选?家用汽车保险怎么买划算?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