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资料图】
在我们的饮食中,肉蛋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来源。但近期生猪价格不断下跌,虽然临近春节,但猪价却没有抬头的迹象,养殖户一片唏嘘。
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虽然每年春节前都是消费旺季,家家要采购年货,再加上冬季寒冷,利好肉类消费,因此往往也是猪肉消费的高峰。
但今年的市场却并不高涨,一方面是虽然感染高峰已过,但今年春节较早,市场恢复尚需要时间;另一方面,3年多的疫情使很多家庭收入下滑,消费普遍缩减,消费动力不足。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猪肉消费不强,猪价跌跌不休。
不过,鸡蛋倒是受影响不太大。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鸡蛋消费受价格影响相比猪肉要小,猪肉价格高很多人选择鸡肉等作为替代,而鸡蛋价格高则会选择少买点,少吃点,替代物比较少。
而另一方面,整体产蛋鸡存栏普遍就不高,供给相对有限,因此鸡蛋价格相对比较坚挺,近期还出现了小涨。
但是自去年年底以来,肉蛋奶中的“奶”似乎遇上了“麻烦”。
据媒体报道,由于供应持续增加,而市场消费趋弱,导致原奶出现了过剩。一些地方牛奶没人收,只好倒掉,养殖户一个月要亏上几十万,于是只好杀牛卖肉……“倒奶杀牛”的苗头又要出现。
2013年的时候,鲜奶价格一路上涨,这使很多人看到了商机。于是很多人开始购买奶牛扩大产能,以期能赚到更多利润。
但是到了2014年,鲜奶供给就从短缺变成了过剩,于是价格下跌,但是人工及饲料成本等却在不断上涨。刚开始时一些中小型奶牛企业还能坚持,但是生鲜乳价格跌跌不休,越降越低,企业坚持不下去,于是就发生了奶农“倒奶杀牛”的事件。
而在去年底,由于市场消费持续低迷,各大奶企销售量明显下滑,原奶价格也持续回落。截至去年底,原奶价格已较前两年的高点下降了约6%。
而随着奶企旧的合同到期后,没有再收到新的订单,于是成吨的奶该销往哪里就成了一个问题。
原奶没人收,养殖及人工成本等又在不断上涨,于是一些中小奶牛企业及散户就又上演了“倒奶杀牛”的事件。
按说原奶价格跌到成本线,且供给过剩,牛奶价格应该随之下跌才对。但是很多居民发现,市场上的牛奶等制品并没有出现明显降价。
原因一是在牛奶的成本结构中,原奶约占到一半,其他包装、运输、人工等费用也占到一半。虽然原奶价格下跌,但其他成本在上涨,综合以后牛奶价格变化就不大。
二是对于一些鲜牛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巴氏奶及超长货架期奶来说,对奶源质量要求较高,因此不会轻易降价。
不过已有相关部门给出了建议,例如给企业及奶农发放补贴,减少倒奶事件的发生,以及向市场发放牛奶消费券,促进消费的同时大家也能喝上便宜牛奶。
关键词:
不断上涨
去年年底以来
明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