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国君策略:持股过节,坚定看多
2023-01-16 11:43:46来源: 金融界

【本报告导读】:地产政策加码、疫后消费回暖以及中下游利润修复通道的开启,将有力提振本轮跨年行情。结构上,现阶段的重点在于顺经济周期的价值板块,关注地产链、金融与消费。

摘要


(资料图)

·A股存在明显的“跨年行情”。A股季节效应中,获得正收益概率较高的月份主要为2月和10月。以上证综指为例,近十年在2月和10月的上涨概率分别为69%和62%,指数表现显著优于其他月份。值得注意的是,沪深300指数在四季度获得正收益的概率显著偏高。主要指数在岁末年初的突出表现,对应了“跨年行情”的市场规律。

·“跨年行情”背后的三大驱动因素。1)风险偏好阶段性抬升,国内既有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有3月将至的全国两会,政策预期总体偏高;海外适逢年末重要节日,地缘政治关系相对缓和。2)盈利预期上修博弈,年初开启披露年报业绩预告,预喜比例的偏高,叠加盈利的超预期引发博弈。3)流动性的边际催化:宏观视角上,央行为应对节日期间的资金面需求与维稳,会在公开市场进行较大力度的流动性投放。同时,亦有较大概率的降准等,进一步释放增量资金。微观视角上,公募、险资和外资等增量筹码显著进入A股市场。

·本轮“跨年行情”有何不一样。1)地产政策加码,行业预期修复。随着政策层面从信贷、债券和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支持地产企业拓宽融资途径,地产信用风险有望阶段性缓和。与此同时,需求端政策有望继续加码,预计2023年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均有望回升,行业逐渐企稳。2)首轮疫情达峰,消费需求渐起。2022年以来,防控严格指数的抬升曾一度抑制消费者信心。管控的放开有助于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以及消费场景和半径的扩大。3)中下游利润修复通道有望开启。2020下半年以来,受成本端挤占的影响,中下游利润受到较大侵蚀,因而估值维度也经历显著拖累。随着政策重心从供给侧转换到需求侧,由于科技制造与消费的提振,可以带来中下游利润的改善,由此,看好未来市场估值中枢的修复与提升。

·预期峰回路转,积极布局复苏进程中的“跨年行情”。考虑到抑制性政策的转折、疫后开放世界的临近以及中下游利润率重新扩张,我们判断2023年中国将迈入新一轮需求回暖、资产回报率改善、盈利预期提升的周期。鉴于此,我们看好需求(内生的修复)与供给(补库)以及海外逐步放缓的金融条件耦合,建议布局“跨年行情”叠加跨年配置带来的投资机会。行业配置上,当前变化最大,阻力最小的方向在于预期处于底部并且将受益于经济预期改善和政策周期回暖的顺经济周期的价值股,推荐:金融(券商、银行)、消费(食品饮料、酒店、旅游/免税、航空)与地产链(建材、建筑、家具、家电)。

风险提示:1)新一轮变种毒株的出现及传播;2)外围地缘政治风险。

目录

01

A股“跨年行情”有何规律?

A股季节效应中,获得正收益概率较高的月份主要为2月和10月。以上证综指为例,近十年在2月和10月的上涨概率分别为69%和62%,指数表现显著优于其他月份。值得注意的是,沪深300指数在四季度获得正收益的概率显著偏高。主要指数在岁末年初的突出表现,对应了“跨年行情”的市场规律。

“跨年行情”最早可于11月开启,春节之后上涨行情有望加强。从近十年表现来看,“跨年行情”最早可于11月初开启,且除2013年和2018年外,整体行情最为波澜壮阔的阶段往往在春节之后。具体来看,以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为T日,T-20~T日之间,上证综指窄幅震荡;T+1日之后显著上行。近十年来,上证综指、沪深300和创业板指在春节后20个交易日的胜率分别为75%、58%和67%。

02

“跨年行情”背后的驱动因素

我们认为,“跨年行情”期间市场上行的动力主要有三点:一是风险偏好抬升,二是盈利预期上修,三是流动性边际催化。

2.1. 风险偏好阶段性抬升

跨年期间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抬升。国内来看,一方面,上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结束,政策层面往往会对经济形势研判、基调与目标、重点工作、货币与财政政策、产业与区域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对资本市场总体偏友好;另一方面,3月初即将召开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具体实施重点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落地,市场对政策预期偏高,进一步推动风险偏好回升。海外来看,年末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的到来,亦为下一年年初积累了相对缓和的地缘政治基础。

2.2. 盈利预期上修博弈

一月底披露年报业绩预告,盈利的超预期引发资金博弈。从沪深交易所业绩披露规则来看,1月底为沪深交易所年报业绩预告有条件强制披露的截止时点;2月底为科创板业绩快报截止时点。在2020年深交所新规前,创业板公司应当在1月31日之前强制披露年报业绩预告。我们认为,盈利超预期上行往往能够刺激定价上修。

2.3. 流动性边际催化

宏观视角上,货币政策存在阶段性宽松。从流动性投放来看,1月份央行货币净投放中位数为2450亿元,位列各月份之首;一季度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亦处于全年高峰。我们认为,央行为应对节日期间资金面需求与维稳,会进行较大力度的流动性投放。近年具体来看,2017年1月,创设临时流动性便利(TLF);2017年12月,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2018年1月,首次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2019年1月,全面降准;2020年1月,全面降准。此外,自2018年起,每年1月或2月央行都会对满足普惠金融考核要求的银行定向降准0.5~1个百分点。整体上,资金面的宽松既缓解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缺口,也支撑了跨年行情的启动。

微观视角上,增量资金显著进入A股市场。一方面,公募基金年底新成立份额较高,对应一季度基金大量建仓与资金进场。另一方面,各机构在年初需要为一整年的工作计划做一定准备,多数资金会在此阶段积极布局。以险资为例,其往往倾向于在年初大规模发行产品,即“开门红”效应,亦为股市带来充足的增量资金。外资方面,岁末年初期间北上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入趋势,资金的边际贡献亦将支撑微观流动性。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初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640.15亿元;其中1月9日~13日净流入439.97亿元,为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周第三大净增量。

03

2023“跨年行情”有何不一样

3.1. 地产政策加码,行业预期修复

11月以来融资政策“三箭齐发”,叠加需求端政策加码,房地产预期有望修复。2022年金融机构对房企的信用纾困先后经历了:针对出险房企,AMC处置不良资产;针对“保交楼”,推动纾困基金、国企介入等提供资金支持;针对主体纾困,中债增信支持民营房企债券发行,近期地产政策频发,政策核心进一步从保项目向保主体转移,政策有效性趋强。11月以来融资端政策的密集出台,反映了监管层对流动性压力衍生的信用风险的高度关注与积极行动。随着政策层面从信贷、债券和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支持地产企业拓宽融资途径,地产信用风险有望阶段性缓和。与此同时,需求端政策有望继续加码,预计2023年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均有望回升,行业逐渐企稳。

3.2. 首轮疫情达峰,消费需求渐起

2022年防控严格指数的抬升曾一度抑制消费者信心。尤其是在2022年3-5月,因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疫情的爆发,防控力度加码,场景缺失叠加收入预期的下行,消费者信心快速回落,当前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境外经验:疫情管控完全放开后1-3个月新增确诊达到峰值。2022年2-4月,在经历Omicron之后,境外多数国家和地区陆续实现完全开放,此后日均新增确诊峰值在1-3个月内见顶,之后逐步过渡到平稳期。管控的放开有助于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以及消费场景和半径的扩大。

首轮峰值已现,出行链修复在即。12月底以来,多地疫情先后达峰,达峰期靠前城市新增感染回落。从高频指标来看,1)地铁客运量先行回升,本地出行有望复苏;2)长途游消费边际改善,机票订单量价齐升;3)旅游市场底部回升,疫后需求释放助力边际改善。

3.3. 中下游利润修复通道有望开启

过去几年,供给侧改革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产能过剩局面,推动了PPI在2016-2017年大幅走高。2020之后在双碳+能耗双控背景下进一步发力,并在2021年10月攀上单月13.5%峰值,企业盈利向上游集中。从工业企业利润角度来看,2016H2至2019H2三年时间,上游资源盈利占比从不足2%回升至8.5%,而2021年初迄今不到两年时间里,上游资源盈利占比从5%大幅提升至18%以上,可见此轮上游成本上行带来的上下游利润分配变化幅度远大于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中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可见一斑。

从盈利分配与估值的角度来看,全A非金融板块的PE和中下游企业盈利占比呈现典型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2020下半年以来,受成本端挤占的影响,中下游利润受到较大侵蚀,因而估值维度也经历显著拖累。展望未来,如果重心从供给侧转换到需求侧,那么由于科技制造与消费的提振,可以带来中下游利润的改善,由此,看好未来市场估值中枢的修复与提升。

04

配置建议:积极布局“跨年行情”

预期峰回路转,积极布局复苏进程中的“跨年行情”。考虑到抑制性政策的转折、疫后开放世界的临近以及中下游利润重新扩张,我们判断2023年中国将迈入新一轮需求回暖、资产回报率改善、盈利预期提升的周期。鉴于此,我们看好需求(内生的修复)与供给(补库)以及海外逐步放缓的金融条件耦合,建议布局“跨年行情”下的投资机会。

行业配置上,当前变化最大,阻力最小的方向在于预期处于底部并且将受益于经济预期改善和政策周期回暖的顺经济周期的价值股,推荐:金融(券商、银行)、消费(食品饮料、酒店、旅游/免税、航空)与地产链(建材、建筑、家具、家电)。

05

风险提示

(1) 新一轮变种毒株的传播

由于XBB.1.5对中和抗体的逃逸 + 更强的ACE2结合力,其传染性大幅增强。在美国,包括BQ.1.1在内的其他Omicron亚型在2022年夏季后的传播系数(Rt)保持在1左右,而XBB.1.5打破了这一平衡,其传播系数(Rt)超过1.6,因此在美国等国家传播迅速。

(2) 地缘政治风险

2022年12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3美国国防授权法案,其中包括为“太平洋威慑倡议”注入115亿美元的资金,以提升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能力。2023年1月11日,美日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2+2”会议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加紧军事勾连对准中国,在冲绳组建“濒海作战团”。

来源:金融界

关键词: 地产政策 上证综指 风险偏好

专题新闻
  • 消费税征税范围是什么(详解消费税的征税对象)
  • 农行理财产品会损失本金吗?理财会不会把本金亏完?
  • 中国股市开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个国家?
  • 车险险种怎么选?家用汽车保险怎么买划算?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最近更新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