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国泰民安,国强民富,莺歌燕舞,歌舞升平。乾隆皇帝仿效圣祖康熙帝,外出察看民情之法,曾六次出宫南巡。

乾隆皇帝是喜闻乐见之人。爱看天下美景,爱听民间轶闻,爱尝野味鲜货,所到之处,是有景必访,奇闻必听。每至城市,多舍舟乘驾,欲以能接近民众,查看民情。

宝应是水乡泽国,西有广袤的宝应湖,东有浩渺的射阳湖,水产丰富,范仲淹:“渺渺指平湖,烟波入望初。纵横皆钓者,何处得嘉鱼?”诗中的嘉鱼就是俗称鸡花鱼也!是著名的贡品。在皇宫是吃不到射阳湖出产的鲜活的鸡花鱼,到了宝应,乾隆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于是,命龙船过大运河闸,进入宋泾河顺流东行,专程去射阳湖尝鲜鸡花鱼。龙船离县城不远,迎面飞来一只色彩艳丽的大鸟,大鸟从头到尾,羽毛色彩绚丽,五颜六色,弘历不识,命侍卫“往前赶"(望直港的谐音)。捉住大鸟,金黄灿灿,弘历非常高兴:“真乃金鸡者也!”(军狮嘴的来历)。金鸡性野,乱跳乱蹦,弘历命杀而烹之。肉鲜酒香,嫔妃弹唱伴舞,好不快活。鸡肉吃光了,鸡骨头倒入河中的地方叫“蛤拖沟”。由于龙舟的密封好,弘历又饮了酒,满身发热,就随口说:好像坐在火盆上,于是龙舟正在行驶中的白水荡叫“火盆荡”了。弘历烦热,就走出船舱站在龙船头,阵阵东南风迎面吹来,自言自语: “风吹头(风车头),好爽呀......。”在一望无际的白水荡中,弘历看到一滩青草漂露在水中,手一指:“渺渺湖中一点青(一点青的来历)。龙船出了火盆荡,进入宋泾河,过范家湾,便是直达射阳湖人工开凿的宋泾河直道。站在龙船头上的弘历闻到随河道送来的阵阵扑鼻酒香。兴趣又上来了:“好品香啊!”(平江庄的谐音)。随行官员奏知:此香来自古镇天平的十八家酒坊正在出糟所致......。龙船迎着酒香向天平行去。

乾隆皇帝宝应东乡之行,留下了“望直港”、“军狮嘴”、“蛤拖沟”、“火盆荡”、“风车头”、“一点青”、“平江庄”......一连串地名的美丽传说。(高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