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很惊喜!眼下国际贸易环境并不稳定,汇率市场一点‘风吹草动’对订单利润影响很大,现在有了人民币结算业务,不用天天盯着汇率了!”前不久,浙江某商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收到一笔境外卖家的货款。和以往收到的美元不同,这次的订单用了人民币结算。

据了解,该商贸公司为杭钢集团下属子公司,跨境交易主要为铁矿砂的进口,属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受市场影响较大。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中国银行嘉兴市分行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建议企业可以通过跨境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当前外币汇率波动较不平稳,坚持‘本币优先’,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能够发挥其规避汇率风险、减少货币兑换成本、降低制裁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建议将部分跨境资金通过人民币结算。”中国银行嘉兴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最终,该商贸公司与境外客户沟通协商,双方同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日前,该公司已在中国银行嘉兴市分行办理跨境人民币进口付汇业务8笔,合计金额4.83亿元。
“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除了具备汇率避险这一明显优势外,还简化了内部财务核算流程、提升了资金结算效率,从而进一步便利贸易往来。”收到汇款后,该商贸公司相关负责人赞叹道。在嘉兴,像该商贸公司这样“尝鲜”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首办户”越来越多。
就在近日,为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出台《关于建立“几何化”高水平便利机制 拓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劳动竞赛的通知》(嘉兴银发〔2022〕48号),通过构建“点、线、面”融合的服务架构、创新高水平便利机制、紧跟时事纾解企业“难愁期盼”,扎实推进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拓展行动稳步开展。
“我们结合商务部门贸易投资、外汇局国际收支结算等多部门数据,筛选2800户经营良好、尚未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涉外企业,纳入‘首办户’重点名单,实行不定期动态更新。”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同时,积极发挥“政银企”协同作用,指导金融机构成立“首办户”专项工作拓展团队,并编发《跨境人民币业务金融服务手册》、《本外币360问》等宣传手册,使涉外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红利应享尽享。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嘉兴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182.32亿元,居全省地级市第二,节约企业融资成本1.44亿元;结算企业户数达1265户,同比增加117户,累计拓展“首办户”重点名单内企业78户。
此外,嘉兴还创新设定“负面清单”准入模式,采取涉外企业自荐、商业银行初审、嘉兴市中支复核的模式,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高水平便利机制申报范围。
“非‘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监管名单’内的企业均可在‘展业三原则’下申报列入‘便利机制’名单,商务部门推荐和外汇管理部门评定的A类企业可优先列入。”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说,一季度末,纳入“便利机制”名单的企业80%以上属于制造业,充分体现了跨境人民币政策服务实体企业的导向。
关键词:
跨境人民币结算
嘉兴全国排名第二
汇率避险优势
杭钢集团子公司
人民币汇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