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银行、农业银行8月30日双双披露半年报,国有六大行2021年上半年业绩悉数揭晓。
2021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的净利润均保持了正增长,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48.93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工商银行保持领先优势,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均居业绩榜首。
不过,业绩增长的同时,重要盈利指标净息差却普遍下降。据财经网金融梳理,除交通银行净息差有小幅提升外,其他5家大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息差下行的压力下,银行发力中间业务收入。其中,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最高,为37.86%,中行、农行、建行、交行和工行分别同比增长11.93%、8.8%、6.82%、2.84%、0.5%。
对此,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理财市场走向成熟,中间业务之前基数较低的大行,在业务重心转向后,容易获得较高的增长率。
息差收窄六大行 发力中间业务收入
2021年上半年,六大行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截至2021年6月末,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4万亿元,同比增长6.26%;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48.93亿元,同比增长12.1%。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营收、净利润均高居六大行榜首,但增长率却均垫底。截至2021年6月末,除了工行净利润增长率为9.87%外,其他五大行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邮储银行增幅最大,实现归母净利润410.1亿元,同比增长21.84%。
而营收增长率方面,农、邮、建、中、交、工分别为7.8%、7.73%、7%、6.05%、5.61%、4.31%。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2020年末,工行的营收、净利润增长率也均为六大行中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大行的业绩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重要的盈利指标净息差普遍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据财经网金融梳理,2021年上半年末,除了交通银行净息差同比增长0.02个百分点外,其他5家大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工行、建行、邮储、中行、农行分别同比下滑0.08个百分点、0.07个百分点、0.08个百分点、0.11个百分点、0.08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财经网金融发现,工行、建行、邮储、中行、农行的净息差均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向财经网金融表示,银行净息差下滑的原因,与银行主动让利实体经济,降低贷款利率有关,这一状态还将持续,但整体可控,对业绩直接影响偏负面,不过部分银行通过降低负债成本对冲了部分影响。
农业银行在半年报中也指出,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一、受该行落实国家让利政策以及部分贷款重定价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下降;二、受市场环境影响,存款付息率上升。
在息差下行的趋势下,六大行发力非利息收入,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即中间业务收入)保持增长趋势。
“大行网点多,实力雄厚,在行业转型期,在利息净收入中长期承压的情况下,开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资源优势,且可以提供丰富的产品线,对客户更有吸引力。”廖鹤凯指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理财市场走向成熟,中间业务之前基数较低的大行,在业务重心转向后,容易获得较高的增长率。
据财经网金融统计,2021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邮储银行增幅最大,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4.29亿元,同比增加31.39亿元,增长37.86%。而工商银行虽然收入最高,但增幅最低,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59.43亿元,增加3.85亿元,增长0.5%。中行、农行、建行、交行的增幅分别为11.93%、8.8%、6.82%、2.84%。
对于中间业务收入增幅较低的原因,工商银行在其半年报中解释称:“本行坚持经营转型和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银行卡、担保及承诺、对公理财等业务收入同比有所减少。”
据财经网金融了解,3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作出部署,要求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同时,国务院也提出过关于降低自动取款机(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的工作要求。
央行等部门也曾发布一系列文件,落实这一工作部署。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同发布《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倡议书》和《关于降低自动取款机(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的倡议书》。
作为降费主体,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2021年上半年,工行、交行、建行、中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银行卡业务手续费都有所下滑,其中工商银行降幅最大。
数据显示,上半年工行、交行、建行、邮储、中行、农行分别实现银行卡业务手续费收入80.2亿元、97.5亿元、10.4亿元、57.82亿元、67.56亿元、74.72亿元。邮储、农行同比增长4.82%、5.0%,工行、交行、建行、中行同比下滑19.5%、5.37%、0.38%、3.28%。
激战财富管理 代理业务收入大增
在减费让利的政策环境下,六大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什么呢?
从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来看,代理业务收入成为上半年六大行的主要发力点。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除农业银行外,其他五大行的代理业务手续费增幅均在各类手续费中居首,且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代理业务手续费是其中间业务收入的最主要构成,分别占比41.39%、32.07%、24.38%。
具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代理业务收入方面,邮储银行增幅最高,代理业务手续费为99.49亿元,同比增加55.57亿元,增长126.53%;交通银行代理类手续费为35.75亿元,同比增长37.82%;中国银行代理业务手续费为169.71亿元,同比增长26.27%;建设银行代理业务手续费为118.42亿元,同比增长17.80%;农业银行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为140.14亿元,同比增长13.8%;工商银行代理收付及委托手续费为11.96亿元,同比增长13.2%。
据财经网金融了解,代理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代理基金销售、代理保险等。对于代理业务手续费的高涨,邮储银行就表示是该行深入推进财富管理体系建设,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代理保险、代销基金、代销资管信托等代销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由此不难看出,代理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与银行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大有关联。
事实上,近年来,各大行都将财富管理作为角逐的重要赛道。在半年报中,工行提出要“打造有竞争力、可持续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邮储提出要“抢抓居民财富增长的机遇期,推动财富管理升级”;建行提出要“把握财富管理等市场机遇,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那么,在打造财富管理银行方面,六大行上半年到底表现如何呢?
从衡量一家银行财富管理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个人金融资产规模(AUM)来看,2021年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金融资产规模16.6万亿元,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建设银行个人客户金融资产突破14万亿元。邮储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突破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8000亿元。中国银行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1万亿元。交通银行零售资产管理规模达4.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39.06亿元,增幅6.26%。
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也是银行推进财富管理的重要抓手。6月末,工银理财理财产品余额达1.25万亿元,在六大行中最高。农银理财理财产品余额也破万亿,达1.12万亿元,其次是建信理财理财产品规模9463亿元、中银理财产品规模8680亿元、交银理财理财产品余额798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布局财富管理也进一步推动了银行零售化转型,个人金融业务板块营业贡献逐步成为全行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
半年报数据显示,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收入达1101.96亿元,同比增长14.11%,占营业收入的69.90%,在六大行中占比最高。交通银行次之,个人金融业务占营业收入的47.06%,工行、农行、中行分别为42.2%、37.7%、36.85%。
邮储银行在半年报中提到,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是必然趋势,财富管理成为新的战略制胜点。
廖鹤凯也指出,银行财富管理领域的专业能力对于零售业务竞争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可以有效增加重点客户黏性,提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间接对其他银行业务收入也有拉动作用。
关键词:
六大行
中报业绩
息差收窄
中间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