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炼钢炉变身工业遗址公园 助力当地工业旅游开发
2021-09-13 08:00:04来源: 极目新闻

武钢一号大门前,一座钢铁铸造的雕像,高9.13米。

对于武钢人而言,“9·13”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一天不仅被视为武钢厂庆日,就连每月的工资发放也选在13日。这是因为,63年前的9月13日,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喷薄而出,炼出这炉铁水的,便是武钢第一高炉。

一号高炉

武钢第一高炉,承载着钢铁报国的初心,伴随着一代代武钢人的成长。2019年10月,这座历经大半个世纪的高炉宣布永久停产,并将被作为工业遗产整体保存下来。它如同一位沧桑老人,见证着我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转变。如今,一号高炉仍将继续发挥社会功能,通过工业旅游开发,让更多的人身临其境体验那段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

一号高炉停炉仪式

新中国第一炉铁水从这里炼出

服役61年圆满完成历史使命

在武钢有限接待中心的展厅里,写有这样一句话:新中国钢铁长子从诞生之日起,就集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于一身。

时间的光晕落在了1955年。

那年10月,一支支建设大军从天南海北奔赴武汉,饮马长江,拉开了十万大军建设武钢的历史大幕。18个省,45个城市,1000多家厂矿企业,为新中国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建设开足马力。

1957年7月1日,武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然而,世界对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并不看好,英国《泰晤士报》曾这样预言:武钢一号高炉出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武钢建设者不信这个邪,誓要炼出新中国自己高炉生产的铁水,向世界证明中国的钢铁底气。

那是一个只争朝夕的年代。长江畔,青山下,旌旗蔽空,车水马龙。近十万建设者豪情万丈地喊出了“天当房,地当床,雨天当晴天,一天顶两天”的口号。昔日的莽原荒野上,一场气吞山河的大会战开始了。

仅用了14个月零13天,这个外国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完成了。1958年9月13日下午3时25分,武钢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出铁口打开,一条粗壮的火龙由炉口喷涌而出,蜿蜒伸展,顿时金星飞舞,热浪冲天。全场3000多人顿时响起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

一号高炉曾是历任炉长的黄埔军校

9月8日下午,艳阳高照,在巍然耸立的一号高炉前,今年45岁的帅照习惯性地调整了一下安全帽,仰头欣赏70多米高的1号高炉,如同打量自己的孩子。

现任五号高炉炉长的帅照是一号高炉最后一任炉长。对于一号高炉的每个接口、每个角落,他几乎了如指掌。

“自投产后,一号高炉经过两次改造升级,年产生铁量由75万吨增长到 169万多吨。”他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第一次大修是1978年,一代炉龄高达20年;2001年第二次大修,炉容扩大到2200立方米。直到2018年,该高炉在大修后连续生产18年、单位炉容生产量刷新纪录的情况下,还获中国钢铁协会“冠军炉”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同类型高炉炉役后期特护阶段安全生产、低耗长寿典范。

一号高炉改造效果图

“相处时间长了,感觉这个‘老伙计’就跟人一样,年龄越大,越需要细心呵护。”帅照说,由于一号高炉年限长、稳定性差,常常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也正因为这样,这里成为“黄埔军校”,武钢绝大多数炉长都有过在一号高炉工作的经历。此外,厂里摸索出来的新材料、新工艺,也都要在一号高炉先行试验。

今年77岁的王水枝曾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1969年开始,王水枝便在一号高炉工作,在炉子上一干就是一辈子。“算起来,从我退休离厂,也快有20年了但我还是时常会梦到炉子。”

据王水枝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号高炉还没有大修,冷却壁情况不好。有一年夏天,为了快速换风口,减少休风时间、恢复炉况,他和同事们下班后自愿留在厂里加班。吃在炉子畔,睡在炉子旁,硬是干了一个多月才把炉子盘顺。“那时条件不好,大家开玩笑说,要是媳妇上炉子找爱人都找不到,只看到一张黑脸,一口白牙。”

“但就是这么苦,大家的干劲却蛮足。这是来过的炉子啊,只能添光,不能丢脸。”谈到一号高炉,炼铁厂总技师杨波显得十分动情:“毫不夸张地说,一号高炉就是我们武钢人的根。”

采访中,杨波向我们一一讲述了工友们与一号高炉的故事——

2010年5月,一号高炉补水加快,风口相继变黑,铁口淌水,煤气中氢气陡然上升,随时可能造成水煤气爆炸。危急时刻,大家齐心协力、紧张抢险半个多小时,才最终让高炉转危为安。

2012年11月,在长达50天的封炉后,一号高炉准备恢复正常生产。然而,就在开炉过程中,炉况出现异常,渣铁无法排出。时间紧、责任重,多位骨干工友在炉子上连续奋战三天三夜,阻燃服上结上了厚厚的盐霜,止不住的汗水顺着毛巾滴答掉落,更别提被烟尘熏得黢黑的脸……终于,在没有成功经验借鉴的情况下,一号高炉成功开炉,刷新了国内同类高炉长时间封炉后开炉达产的记录。

一座园林式工业遗址公园即将建成

2019年10月14日上午10时9分,伴随着最后一炉铁水成功出炉,服役长达61年的武钢一号高炉圆满完成历史使命,永久退出生产。

当日,一些老职工闻讯而来,挤满了一号高炉主操控室,只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几代炼铁人的代表上到高炉,找到当年的岗位,与老伙计深情告别,合影留念。

从1958年9月13日第一炉铁水,到2019年10月14日最后一炉铁水,一共61年。武钢人动情地比喻,这13日和14日,预示着一生一世。

六十一年,峥嵘岁月;六十一载,魂牵梦系。

沿着斑驳的铁楼梯拾级而上,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一号高炉的东出铁口,地上的铁水沟已被填平。杨波告诉记者,当时第一炉铁水就是从这里流出,就站在护栏旁,向炉前工们鼓掌致意,鼓励工人们“高炉炼铁又炼人”。

从那以后的61年里,一号高炉累计生产生铁逾半亿吨,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生产参数、技术水平多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被亲切称为“光荣炉”。

5G时代,传统钢铁业转型升级,智慧、环保制造是方向。

如今,在紧临一号高炉的位置,一座现代化的炼铁集控中心已经建成,所有高炉都在此进行操控,实现“无人化”生产。一号高炉将被作为工业遗产整体保存下来。

一号高炉改造效果图(内部)

2021年,武钢推进厂区景观提升综合整治,将一号高炉工业遗址作为重点项目,按照“修旧如旧、传承历史”原则,投入8000万元对一号高炉周边区域和高炉本体进行改造。届时,武钢一号高炉将以国家工业遗产的身份,为武钢员工和广大市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

关键词: 炼钢炉 工业遗址公园 工业旅游 资源开发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