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9月23日,2021年黄陂区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暨金融工作座谈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月至8月,黄陂区金融运行呈现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结构持续优化,运行保持平稳的特点,为该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固的金融支持。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实力的体现,2021年,黄陂区进一步提升金融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服务 带着“钱袋子”去招商
从坐在家门口等着企业上门,到主动敲响企业门。2020年,位于山东的威高医疗、齐鲁制药等三家企业迎来了黄陂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的到来。此次招商之旅,黄陂诚意满满,“钱袋子”也一同而来,中国银行黄陂支行的刘盾行长是此次招商团队中的一员,他的专业热忱给企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着“钱袋子”去招商,让企业感受到了黄陂的诚意,2021年,威高医疗在黄陂区相继设立子公司。
企业欢心招进来,更要安心留下来。作为黄陂区2019年招商引资的项目,福瑞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落地后,受到疫情影响,资金链周转困难,无奈金融市场风险偏好收紧,获得信贷成为当下企业生存发展的“救心丸”。“企业在贷款过程中,先后遇到抵押方案调整、承接行调整、审批行调整等重大问题,曲折程度一度让企业萌生退意。面对诸多困难,我们行主动介入为企业想法子。”中国农业银行黄陂支行客户部客户经理左思介绍说,银行多次前往该企业位于广东省的母公司进行考察,经过风险评估,最终为企业提供适合的借贷方案。“这家企业成为了我们支行首例首次贷款达到1亿元的民营企业。”
“将金融服务贯穿招商引资全流程,真正成为助力企业生根发展的‘店小二’。”黄陂区主要负责人说。
亮模式 政银企联手“搭台子”
9月10日下午,武汉市金融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黄陂专场推进会在黄陂区华美达酒店举办,政银企三方汇聚一堂,现场促成银企合作项目3个。会上,木兰草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此次签约的企业之一,而此次的成功签约得力于政府搭建的“连心桥”。
受疫情原因,旅游行业借贷风险增高,“在政府的引导下,我们对于该企业的客流量作出了客观分析,最终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达成贷款1.5亿元的协议。”中国农商行黄陂支行公司部经理刘世锋介绍说。
除了搭建桥梁让银行和企业牵手,黄陂区政府还亮出了金牌服务模式,目前该区正在稳步推进“再担园区贷”业务,该产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申报融资需求、银行批量审批、担保机构批量担保的模式,搭建了“政府-银行-担保-园区”服务平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预计将在下月起,在祁家湾街道试点推行。
此外,黄陂区“街乡+银行”包保服务也从本月起推进,辖区内的16家银行及武汉市融担公司和全区20个街乡、管委会建立对口包保服务关系,全面摸排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融资需求,银行为企业制定个性化差异化融资解决方案。
在健全银企信息共享、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方面,黄陂区金融服务金牌模式频频亮出。
助发展 服务延伸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服务不仅要惠及制造企业、文旅企业,更要延伸到乡村振兴领域”,黄陂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6月,黄陂区六指街许桥片区成为中国农商银行黄陂支行第一个“整村授信”签约项目,该片区获得了7000万元的授信,其中新博村获得了其中的3000万元,这笔资金也成为新博村打造黄酒产业链,探索发展新路径的“新血液”。“因为有了银行授信,我们心里有了底,可以一心一意干产业,不用再操心资金的问题了。” 新博村书记杨卫国介绍说,“有了‘整村授信’,村民也可以毫无负担地撸起袖子加油干”。
钱袋子足了,发展的底气也就硬了。与此同时,黄陂区为助力乡村振兴,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黄陂区乡村振兴建设,更好地使财政支农资金循环使用,滚动发展,规模为1.5亿元的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正在筹备中,该基金将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管理机制,服务乡村振兴产业项目。
优化的金融服务正成为让村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产业旺起来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
黄陂区
优化营商环境
金融支持
综合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