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蟹券横行霸道逐渐占据市场 亟需行业规范出台稳定市场
2021-09-28 08:24:52来源: 极目新闻

近年来,蟹券备受消费者青睐,不但线上销售火热,线下门店也多有售卖。通过印刷、出售、回收、转卖等手段,一只螃蟹没有卖的情况下,通过一张蟹券,就能让蟹券商家、营销人员稳赚不赔。(据9月25日《广州日报》)

秋风一起,“蟹券”就痒,只因这盘生意实在是太好做——商家印刷面值500元的蟹券,以400元价格卖给营销人员,营销人员以500元价格对外出售,但以250元的价格往回收,再以300元的价格卖给蟹券商家。这其中只有一丢丢印刷成本,连只螃蟹腿儿都没见着,但各个环节都有油水捞,简直是无本万利,怪不得做得风生水起。

如果说,每张蟹券能够保质保量地兑到螃蟹,消费者也觉得划算,那中间多几个发行的环节,倒腾一下,似乎也是市场规律使然。但实际上,凡是有倒腾的地方,必有猫腻。蟹券的利润大了,光卖券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谁还愿意把心思花在养螃蟹,运螃蟹上呢?谁还关心螃蟹肥不肥美,新不新鲜呢?

事实上,近几年,因为蟹券泛滥引发的兑换难,螃蟹质量差,蟹券空转等问题,时有发生。有时候,消费者拿到的蟹券,兑换期长达三五年,想兑的时候一蟹难求,过了一两年再想起来,商家已经跑得不知所踪,投诉无门;有时候蟹券卖得过分火爆,但都是纸面上的生意,并没有真正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蟹农无从知晓真实的市场情况,就很可能被动滞销,甚至会被无良的经销商诈骗。所以,这炒卖的风险和损失,是养蟹的人和买蟹券的人担着,中间赚得最多的人,却是坐收渔利。当好好的一样东西,变成炒卖的筹码,那么就一定会变味。

“蟹券”出现已有多年,近年来,各种乱象愈演愈烈,中消协每到“双节”都会发出消费提示,让消费者注意防范“螃蟹券”套路,但是提醒了这么多年,效果并不见得好。一来是因为,螃蟹作为节令佳品,不可避免地具备了礼品性质,但是又因为是生鲜商品,个人不易保存,所以,蟹券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为市场流通带来了便利;二来还是整个链条上利益太大,太多人舍不得放手,加上监管并不是很严格,很完善,难免让人有种“捞一笔是一笔”的侥幸心理。

所以,要让“蟹券”回归兑换的本质,清理市场乱象,整顿市场秩序,实现“蟹吃不炒”,光靠呼吁,力量还是薄弱了些。指望那些“空手套白蟹”的炒家自我醒悟,良心发现,突然变得诚信起来,是不现实的。市场监管部门还是应有更强有力的干预,用更加明晰的规定去提高“蟹券”的发行门槛和含金量,对于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从重从严查处,督促商家去完善蟹券的售后服务体系。一边提醒消费者不要踩坑,一边也要把肉眼可见的大坑、深坑填平,不可让纸上的螃蟹如此横行霸道。

关键词: 蟹券 行业规范 推广人员 消费者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