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凌晨,元气森林运营人员在平台活动价格优惠设置时出现失误,导致淘宝店铺所有产品以超低价格出售,共计14.05万用户下单。价值260元的产品实付款不过10元左右,甚至成交价格每箱仅仅3.5元,最大的一个订单多达41000箱,闲鱼平台上已经有人在倒卖。后来元气森林频频上热搜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我们姑且不去评判这次的失误是否是一次营销事件,在此之前类似的恶性薅羊毛案例不胜枚举。

2019年B站up主路人A-带领羊毛党利用系统漏洞,买下六双鞋仅需100多元,20000多单400多万的价格对于小店无疑是天文数字,意大狐旗舰店赔偿款不够被迫关店,一只羊被薅死了;不久后,果小云水果店操作失误将26元4500克的脐橙不小心设置成了4500斤,再一次几千人蜂拥而至恶意下单,大家当然不是为了这4500斤的脐橙而是为了卖家超时不发货的赔偿金,十万块的保证金顷刻被扣完无奈关店,又一只羊被薅死了。
薅羊毛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丹丹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可谁也没有想到曾经的一句笑谈到如今竟然变成了一项职业,甚至这一类人得到了一个专属的称谓——羊毛党。众多的羊毛党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有大把空闲时间的常去超市抢购低价鸡蛋蔬菜的大爷大妈,而是组织庞大有秩序的年轻人。手机上的几下简单的操作便给网络世界带来了“滔天巨浪”。
电商时代的逐渐发展,店铺给予的优惠券和让利活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优惠和良好的购物体验,同时店铺也可以增加销量提高自身知名度,但一些人钻空子恶意找漏洞投诉索赔未免让人不齿。有些人得知情况后愿意配合商家退款减少损失,但部分恶意羊毛党竟然坚持认为店家的失误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以及不过是店主为了引流的营销手段罢了……
“有便宜谁能不愿意占呢?”这是大多数羊毛党的心理。恶意薅羊毛的羊毛党早已经变成了“吸血鬼”,不仅伤害了商家的利益,更是助长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抓住一只羊,薅到破产不过依仗的是“法不责众”的心理,这种行为早已经越过了薅羊毛的底线,是趁人之危的洗劫。这些人靠着高速的网络资讯,在快节奏的网络世界中占足了便宜,如同蝗虫般过境徒留下一地的狼藉。
2018年“省吃俭用”摇身一变化身成“消费降级”成为了当年的十大热词之一,所谓消费降级就是一定程度上降低效率,降低体验,降低个性、品味、态度,最高程度上实现物美价廉。薅羊毛抢低价无疑是得到实惠的一种有效方式,拼多多的出现更是大家薅羊毛的一波高潮,但消费降级并不代表着行为和品德的降级。薅羊毛本身是一种双赢行为,而恶意薅羊毛已经从领张红包或者优惠券和商家互惠互利变成了闻之色变,与黑灰产业挂钩的贬义词。
薅死一只羊后还会发生什么?对恶意羊毛党来说,摩拳擦掌正准备再搭乘下一次快车继续获利。动动手指就能够得到大量的收益和回报,无疑让一些心术不正的人认为这是投机倒把的便捷通道。恶意羊毛党们早已失去基本的良知与三观,频繁游离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网络世界的便利与快捷的确为生活带来了不少好处,但与之一同滋生的恶也让我们不能够忽视。
关键词:
元气森林
薅羊毛事件
系统漏洞
福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