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企业号召员工向虚拟人员工学习 背后原因“非蠢即坏”
2022-01-14 10:29:34来源: 红网

近日,一位获得2021年度万科公司优秀新人奖的员工“出圈”了。这位名叫“崔筱盼”的员工并非真人,而是数字化虚拟员工。再加上上海浦发银行的数字员工“小浦”、可以作诗作曲的清华大学虚拟学生“华智冰”、快手推出的电商虚拟主播“关小芳”……数字虚拟人应用迎来新一波热潮。(1月13日 《新华每日电讯》)

一般来说,企业面向员工颁发奖项,属于一类刺激员工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正向激励措施。万科把优秀新人奖颁发给虚拟员工,看似新潮,实际上恐怕难以发挥颁奖措施的激励效应。试问,有多少员工愿意和虚拟员工相互比较?借用ACG界的一句话说:“在虚拟世界寻找现实感的人脑子一定有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大众从习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智能语音助手,到推崇既闻其声又见其人的智能数字模型,不过才经过短短数年时间。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业界对数字虚拟人应用的探讨也日趋火热。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开发和推出自家的数字虚拟人,或与客户沟通提供服务,或参与内部的日常工作管理。

眼下,市场上大多数数字虚拟人还未临近“恐怖谷”,大众可以清楚地意识到眼前的虚拟主播、虚拟明星、虚拟主持人是“假人”。未来,当数字虚拟人越来越像人,可以深度沟通,可以学习交流,可以嘲讽谩骂,或许带来的不是越来越火热的应用潮,而是越来越冷淡的抗拒感。

试问,有多少人愿意与智商和情商超高,却没有真人情谊的虚拟员工合作?有多少人愿意向只会回答问题,却没有真情实意的虚拟客服倾诉?不可否认,在赛博朋克式的科幻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数字虚拟人形象出现未来城市的大街小巷。可回头看,未来科技的发展不一定沿袭科幻小说家构筑的幻想世界。

其实,拨开技术外壳,目前的数字虚拟人就是披着“人皮”的人工智能产品。真人员工离开肉体,则无法劳动,可虚拟员工抛弃人形,依旧能干活。甚至可以说,刻意推出有虚拟形象的数字员工,属于画蛇添足一般的技术成本支出。无论是站在供应端,还是消费端,把虚拟人当真人期待,皆属于不切实际的病态思维。

发展人工智能需要走出必须用人形包装自我的老旧逻辑。面对数字虚拟人应用潮,我们当客观、理性、全面地看待。

关键词: 虚拟人员工 优秀新人奖 人工智能 数字虚拟人应用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