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焦点 > 正文
深港消费市场如何将“流量”变“留量”
2023-08-01 10:08:17来源: 证券时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最近,比深圳气温更高的是港人在深的消费热情。面对如此庞大的“跨境流量”,深港应如何抓住机会,共同做大消费市场?

自年初深港恢复通关以来,人流量到底有多大?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6月北上港人总数超408万人次。以罗湖口岸为例,自2月6日罗湖口岸恢复通关至今,经罗湖口岸出入境人员已超2138万人次。自7月1日至26日,罗湖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已查验旅客超330万人次,日均13.8万人次,较上月同期出入境旅客增加了14%。

支付宝数据显示,自1月份恢复通关至今,每天有数百万人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城通行,居民消费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消费金额的140%。港版支付宝AlipayHK则显示,香港人第二季度到内地消费金额和笔数环比飙升超3倍,出行、消费数据半年内呈现阶梯式上涨。

多年前,去香港带货回内地是股潮流。如今,这股潮流开始“逆流”。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记者也发现有不少网友发布关于深圳吃喝玩乐的攻略,有许多帖子还会分享如何领取深圳商家针对港人的专属促销活动。面对大量的香港客流,深圳多个行政区和各大商圈也推出不同的活动,助推这一波消费热潮。

“每逢周末,深圳罗湖和福田的几个商场人气颇高,香港游客更是随处可见。我最近也在罗湖和福田口岸附近物色店铺,准备加盟一新式茶饮店。”陈浩(化名)告诉记者,“最近反向代购这么火,口岸附近应该有不少商机。”

其实,港人在深“吃吃吃”和“买买买”,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港人北上深圳消费,反映了深港在经贸往来、跨城消费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深度融合,这些融合促进了深港双向奔赴,刺激消费流量提升。”仲量联行深圳战略顾问部总监张晓磊表示。

从长远来看,如何有更多的措施与政策支持深港消费发展,如何能够促进两地在消费领域的互联互通,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仍是两地需要去思考、解决的命题。从“流量”变为“留量”,深港应如何共同做大消费市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雪菲认为,对于深圳而言,要注重消费供给的创新,根据深港两地跨境游客群体和画像针对性地拓展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比如,首先可以开展港人北上消费提质升级的需求意愿调查,加大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从而进一步激发跨境消费者新的消费意愿,为深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活力。其次,深港两地要加强在首发经济、夜经济、高端消费等重点促消费的政策板块联动往来。以商圈、商业街、购物中心为载体举办各类路演、巡展,让跨境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更加丰富立体,激发消费潜力。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众多角逐者两瑞咖啡成功出圈,坚持意式咖啡本真成致胜关键
  • 香港中投国际:文旅市场的新增长点正在逐渐形成——“吸睛”又“吸金”
  • 年拦截欺诈金额超5亿元,2023年卓越数字金融大赛“全场卓越大奖”花落招行信用卡
  • 科勒杭州第六空间设计体验中心隆重揭幕 —— 科勒150周年 多维诠释优雅生活美学
  • 复星保德信人寿北京分公司举办“星启航计划“教育生态发布会
  • 写好高质量发展“人才篇” 锅圈食汇荣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年度责任案例” 奖项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