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增至28个 改革深度比前两轮大得多
2020-09-04 14:38:02来源: 南方都市报

服务贸易创新迎来新一轮试点。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将原有的17个试点地区扩围至28个,重点围绕推动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创新提出具体举措。

8月19日,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在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对《总体方案》进行解读。冼国义表示,对比前两轮试点,新一轮试点任务全面深化,更加突出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从新举措的“质”看,开放程度、政策力度和改革深度都比前两轮试点大得多。

1 试点范围再扩大,提出122项具体举措

8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原有的17个试点地区扩围至28个试点地区,并将贵安新区与贵阳、西咸新区与西安连片发展,两江新区扩围至重庆21个市辖区。

28个试点地区。(蓝色部分为新增)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介绍,本轮试点,是在前两轮基础上的“全面深化”。重点围绕推动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创新,提出三个方面8项试点任务、122项具体举措。

改革方面,围绕服务领域审批权下放或取消、放宽市场准入等,提出16项举措,涉及旅游、教育、国土规划等领域,如扩大技术进出口经营者资格范围,简化外资旅行社审批流程等。同时,从促进资金、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方面,提出38项便利化举措,进一步构建有利于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发展环境,如开展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跨境使用试点、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

开放方面,在运输、教育、医疗、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重点推出26项举措,主要是在更多领域允许境外服务提供者通过跨境交付、自然人移动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在条件具备的试点地区开展国内律师事务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试点;允许台湾居民在试点地区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等。

创新方面,将在试点平台上大力推进数字服务、版权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别是在数字贸易领域,重点探索数据流动与监管的创新和开放,如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组建国家数字贸易专家工作组等。同时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便利外国人在华使用移动支付试点、促进“两头在外”的研发、检测等服务发展,促进国际精品赛事发展等业态模式创新。

冼国义表示,这122项举措,有些在全部试点地区推进,有些考虑试点地区间发展基础、制度创新条件等的差异,设定在具备条件的部分试点地区先行探索。

2 开放程度、政策力度和改革深度“比前两轮大得多”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下降,进出口总额22272.8亿元,同比下降14.7%。其中,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21.7%,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进口。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逆势增长,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6.2%;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增速37.2%,保险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出口增速也均在15%以上。整体服务出口降幅小于进口19.5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46.1%,同比减少344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发生以来,各国均采取严格措施限制人员跨境流动,世界范围内旅行服务进出口受到重大影响。1-6月,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5580.8亿元,下降42.9%,其中出口下降45.0%,进口下降42.6%,是导致服务贸易下降的主要因素。剔除旅行服务,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长2.1%,其中出口增长3.7%,进口增长0.5%。

8月17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室外临时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完成搭建。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服务贸易试点,已是第二次扩大范围。2016年,国务院在上海、海南等15个省市(区域)部署开展试点,重点在财政、税收、金融、便利化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2018年,试点地区新增至17个,纳入北京、雄安新区,在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创新监管模式等8个方面逐项深化试点任务。

冼国义介绍,对比前两轮试点,新一轮试点任务全面深化,更加突出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相应的政策举措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面更广。从新举措的“量”看,比上一轮试点多了80余项;从新举措的“质”看,开放程度、政策力度和改革深度都比前两轮试点大得多。

“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大亮点就在‘创新’二字。”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认为,试点地区将在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探索,突破发展瓶颈,为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下阶段,试点地区应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降低商业存在准入门槛,提升跨境服务贸易三种模式的开放度。

3 新增试点多在中西部及东北,更加扩大开放

扩大开放是本轮试点的一项重点任务。冼国义介绍,《总体方案》围绕“有序拓展开放领域、探索制度开放路径”提出26项开放举措,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针对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进行开放压力测试,如推动允许外国机构独立举办涉外经济技术展会、支持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商业医疗保险产品等;

二是针对人员流动,探索放宽特定服务领域限制性措施,推动职业资格互认,便利境外专业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如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专业人士在海南、深圳、广州等试点地区提供工程咨询服务,开展与港澳专业服务资质互认试点,探索整合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便利外国人来华就业等;

三是鼓励试点地区加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如积极推进教育、法律、金融等领域国际合作,建设国际服务贸易合作园区等。

冼国义表示,这些举措的经验经评估后,具备条件的可向全部试点地区,甚至全国推广。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增的试点地区中有一半在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比例比前两轮试点要高。对此,冼国义解释,之所以这样布局,一方面,是贯彻落实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步伐加快,具备制度创新的基础和条件,这些地方试点的经验对中西部地区更具借鉴意义。“体现出更加注重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布局推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南都记者马嘉璐 发自北京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创新试点 改革深度

专题新闻
  • 苹果8价格现在是多少?苹果8p为什么被称为机皇?
  • 清明节休市吗?港股和a股休市时间一样吗?
  •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警告美国政府 半导体产业包括哪些?
  • 聚美优品年销售额多少亿?聚美优品和唯品会关系如何?
  • 三公消费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费为啥不废除?
  • 中国电信中签号有哪些?中国电信上市股价会涨吗?
最近更新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