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中共辽宁省委召开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赵爱军介绍了辽宁积极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赵爱军介绍,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不断调整,辽宁的区域发展战略也在不断完善优化。“十四五”时期,辽宁将加快构建沈阳、大连“双核”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一圈”即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带”即辽宁沿海经济带,“两区”即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
沈阳、大连两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十四五”时期,辽宁将进一步强化两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动作用。
沈阳围绕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要率先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上实现突破,在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解决“老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大连围绕建设海洋强市目标,将积极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加快国际性枢纽港建设,在畅通循环、实现更高层次对外开放、解决“原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大连将继续发挥产业优势,全力推进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东北领先的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基地建设。
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经过十多年的一体化发展,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具备了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基础条件。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地处东北亚交通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未来这一都市圈将展望东北、东北亚区域循环和经济人文协作网络,围绕先进完善的轨道交通圈、产业协作圈、人文创新圈、就业通勤圈、统一市场圈和品质生活圈建设,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增长极。一是加强产业体系协同创新,二是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三是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四是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五是加快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
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
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体制创新、开放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十四五”时期,我省将以大连为龙头,深度链接环渤海等沿海、沿江经济带,面向亚太地区沿海分工协作网络,加快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一是强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五是加快金普新区建设,六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
多年来,通过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阜新、朝阳等地区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为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全力打造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奠定了坚实基础。围绕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宁将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高质量对接京津冀产业发展,二是持续推动与京津冀深度协作,三是加强区域生态共同治理。
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
岫岩县、凤城市、宽甸县、本溪县、桓仁县、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西丰县等9个县(市),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我省将以此为基础,立足生态安全,探索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协同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一是持续巩固提升生态基础,二是发展生态经济,三是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赵爱军说,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蓝图已经环环相扣渐入佳境,全省上下将铆足干劲、狠抓落实,奋力谱写辽宁区域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
辽宁
区域发展
新格局
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