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很长一段时期,“武字头”企业成为武汉制造业重镇的主力军。新时代,“武汉制造”有了新内涵。
10月26日,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做响“武汉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培育一批专业化、有竞争力的“武汉制造”知名企业,力争入围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培育100项“武汉名品”高端产品,实现名企、名品、名家融合互促、良性发展,做响“武汉制造”品牌,构筑“武汉制造”竞争新优势。

形成“卡脖子”技术清单
行动计划提出,集中优势资源,着力培育以国内外一流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为核心的知名企业,打造“武汉制造”名企群体。形成“卡脖子”技术清单和产业链提升项目清单。推动光通信、5G、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技术标准化建设,制定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武汉制造”标准,提升“武汉标准”竞争力和影响力。优先将符合条件的“武汉制造”品牌企业纳入拟挂牌、上市后备企业名单,支持“武汉制造”品牌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战略领域,打造30项高端装备名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打造30项电子信息名品。在智能家居、时尚服饰、绿色食品、工艺美术等热点消费领域,打造20项终端消费名品。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领域,打造10项大健康名品。围绕高性能金属、先进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等重点方向,打造10项新材料名品。开展“武汉名品”认定工作,推出100项“武汉名品”高端产品。建设“武汉名品”优选中心,打造“武汉名品”专业直播电商平台。
培育“武汉制造”人才队伍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武汉英才”计划,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着力引进培育以战略科技人才为引领,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支撑“武汉制造”培育人才队伍。以龙头企业为重点,造就20名具备国际视野、经营能力强、国内外影响力大的企业家;以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为重点,更大力度引进战略科技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选树100名经营业绩突出、国内知名的企业家;以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成长200名创业创新突出的企业家;弘扬“工匠精神”,培养2000名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每年选派20名企业家到境外著名高校、企业学习研修,组织200名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开展集中培训,实施“万企育才”培训工程。
武汉将积极推荐知名企业家申报“五一劳动奖”“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引导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
武汉新计划
制造业升级
武汉品牌
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