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广州市将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推动6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2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定制之都”和全球数产融合标杆城市。

符合条件项目每个最高补助不超过500万元
《政策措施》明确,将“一链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分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
“一链一策”推动重点产业链网络化协同。依托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围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现代高端装备、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支持“链主”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形成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的应用解决方案,实现订单、库存、计划、生产、交付、品质、物流等关键环节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在线高效协同。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投入费用的30%进行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一行一策”促进传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继续实施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以“定制之都”建设为牵引,聚焦定制家居、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1+2+N”集群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云”上产业链和虚拟产业园,发展中央工厂、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协同创新。支持集群内中小企业应用“1+2+N”解决方案实施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平台服务商,按成功服务企业数量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一企一策”引导重点优势企业智能化升级。支持制造业重点优势企业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促进优势产品做强做大。支持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引进和购置智能制造装备,推动生产装备数字化。支持应用工业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设备数据、系统数据、供应链数据等在云端或平台集成、分析、应用。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技术改造、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等政策给予奖补。
《政策措施》还提出以“上云用数赋智”为重点突破口,加快建设智慧国资,促进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以核心业务板块为重点,推动市属工业类企业集团工业互联网覆盖率提升。
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
在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方面,《政策措施》提出“一园一策”加强产业园区内外网络建设。支持工业企业对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网络互联能力改造,支撑多元工业数据采集。支持工业企业改造建设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系统上叠加部署新网络、新系统,推动信息技术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融合。鼓励电信运营商加大力度推进制造业集聚产业园区、大型厂区、产业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区网络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与推广,推动建设5G全连接工厂,支持制造业企业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面向典型生产制造场景,搭建与行业应用系统相结合的5G示范网络,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投入费用的30%进行奖补,每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此外,《政策措施》还提出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扩能增效,加快解析服务在各行业规模应用,促进跨企业数据交换,推动基于标识解析的关键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个性化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创新应用,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质量管理水平。
《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对平台企业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评选为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次性奖励500万元;被评选为国家级特色型或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大力引进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市委市政府重点引进的对广州市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可专题研究给予政策扶持。
开展重点产业链数据监测分析
《政策措施》明确,合力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建设,推动工业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共享,深化工业大数据应用,开展重点产业链数据监测分析。支持制造业企业、行业协会等参与、制定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相关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建立数字化转型规范标准。支持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广州市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服务。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评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
关键词:
政策措施
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政策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