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能源结构调整持续优化。据最新数据,2021年,广东新投产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量,相当于31万家庭一年用电量。

1月19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被列入2022年广东省十大重点工作之一。报告还明确提出“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传达出怎样的信息?南都专访了广东省能源技术经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于文益。
01/
去年新投产海上风电、光伏发电量
相当于31万家庭一年用电量
根据省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广东大力推进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新投产海上风电549万千瓦、光伏发电225万千瓦、抽水蓄能70万千瓦。
如何理解这一组数据?
根据于文益计算,海上风电549万千瓦相当于165亿度电,约为27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光伏225万千瓦相当于2.2亿度电,约为4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广东是花了很大力气、做了很多工作的。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规模的增加,对广东用能绿色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强度下降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于文益介绍,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是化石能源的结构调整,比如用天然气代替煤。能源结构调整的终极目标是更少使用化石能源,更多使用光伏、风电、水电、核能等无碳、绿色的能源。
近年来,广东在实现“双碳”目标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广东省碳排放强度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从2010年到2020年,广东省超额完成碳强度目标,累计下降超44%。
此外,广东碳排放市场交易量位于全国第一、全球前列。广东在碳排放市场活跃度、市场规模和碳价方面,表现都十分优异。
02/
广东即将重磅发布碳达峰碳中和
“1+1+N”政策体系文件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也就是说目前广东正在加紧编制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文件。其中包括广东暂行的碳达峰碳排放核算指南、全省及21个地市历年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相关指标核算,以及各地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指引等多方面内容。
于文益认为,这是2022年“双碳”工作的一大关注重点。
据于文益介绍,“1+1+N”里的“N”包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科技、林业、农业、住建、工信等多个层面,每个部门都会各自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编制助力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应行动方案。此外,广东在碳交易和零碳示范方面的行动也值得关注。
03/
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可助推
产业迭代与技术提升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还重点提及“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企业方面,于文益提出了三点建议。
企业可通过自建屋顶光伏或购买绿电等,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深入挖掘节能空间,优化现有高耗能设备的节能管理和用能系统的智慧化管控。通过流程再造和使用最新的制造技术,同时提高产品品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于文益认为,利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可倒逼产业发展动能转换,使产业更加高端、节能、高效,为补链强链注入能量,推动产业优化迭代。
此外,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还需要前沿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这也将助力社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能源结构调
海上风电
光伏发电
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