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一旦进入区域,执法人员就会接到提醒信息,马上就可调配力量加强管控。”4月11日,武汉市武昌区站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借助智能网关系统打击黑车,效果很明显。

今年,武昌区启动视频智能化应用示范项目建设,该区站区办开展视频智能化应用试点工作,通过集约化搭建通用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视频智能化应用场景可视化系统,引导开展视频智能化应用。
非法营运行为被“天眼”逮了个正着
“地铁站A出口卡口有重点车辆进入,车牌号为鄂A***3……”4月11日上午,武昌区站区办综合管理执法人员陈汉栋正在辖区巡查,这时,他的手机收到了预警短信。
根据预警短信提供的卡口位置,他带领执法队员火速出动,这时,后台也向他发来系统监控抓拍的车辆行驶轨迹,执法人员很快就在武昌火车站张之洞路附近拦截到该车辆。
“请靠边停车,配合接受检查。”经执法人员现场查问,车内乘客表示,上车前与司机约定以30元的价格,将他送至某居民小区,但司机矢口否认非法营运事实,称自己只是路过武昌火车站附近,见有人拦车,于是就“顺路做个好事,帮忙带一程。”
“经我们的车辆智能监控系统监测,你上午已经在武昌火车站附近多个卡口连续出现数次,”执法人员认为,如果车辆只是路过,不会一圈圈地在火车站区域“转来转去”。
面对执法人员提供的铁证,司机见狡辩无用,对其利用私家车从事营运揽客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并解释自己是想赚点“外快”,所以一直在火车站附近转悠,刚在路边载了个乘客,就被执法队员拦截下来。
实际上,该车主在辖区的行驶轨迹及揽客行为,后台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已经看得清清楚楚。
在进行了现场录像、完善乘客笔录及摄像取证调查等一系列取证工作后,执法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决定对该车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并将车内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
黑车进入辖区将被全程监控锁定
执法人员缘何能如何精准打击黑车?武昌区站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得益于这套车辆智能监控系统,“它就像火眼金睛,能锁定黑车的轨迹……”陈汉栋告诉记者,该系统由车牌识别摄像头、高清鹰眼摄像头及综合分析平台构成,车牌识别摄像头分别安装于辖区多个主要路口进出方向和地下停车场位置,基本做到对进出武昌火车站地区车辆进行了全程跟踪识别。
“也就是说,车辆不管从哪个方向来到辖区,都会被某一处监控锁定,”站区办工作人员介绍,未使用视频智能化系统前,查处黑车靠人员守控,存在取证难,抓现行难的问题。使用视频智能化系统后,运用视频图像解析技术,自动识别“黑车”信息,就近执法人员可快速处置、精准打击,从原先被动式事后查证转变成主动式事前预防,大幅提高整治打击效果。
“我们可以根据车辆的轨迹进行分析,如果一辆车在某一个时间段高频次出现在辖区,系统就会向执法人员推送预警短信,”执法人员介绍,根据预警或报警短信的提示,可以确认相关车辆的进入时间及地点,并在第一时间展开追踪、布防、围堵,进行违法打击,能极大的促进对于黑车的处理能力,减少黑车在武昌火车站范围内的违法活动。
对于列入黑名单的车辆,系统会自动识别,如果该车再次进入辖区,系统立即推送预警短信。
据统计,自今年开始启用车辆智能监控系统后,已有近300万条车辆信息录入系统大数据,经大数据排查的“黑车”约30余次,执法人员均及时、有效锁定重点车辆轨迹及出现时间段,极大提高了执法速度、精度和力度。
关键词:
非法营运黑车
智能监控系统
武汉严查黑车
智能化应用场景
武汉示范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