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毕业生“慢就业”成为新选择 这类现象是如何造成的
2021-05-17 09:42:42来源: 南方都市报

后疫情时代新的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哪些新挑战?5月13日,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表示,现在的毕业生大多是00后,他们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他们有的选择升学、创业,有的选择到企业就业,与此同时,“慢就业”现象也在增长。“针对这类毕业生群体,我们要为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自2015年起,“慢就业”就已经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慢就业”更是成为了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焦点之一。单从慢就业的字面意思来看,似乎蕴含着新事物的美好,但在数据和宏观层面,现实却似乎并不如文字表现得那么轻松。要为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或许首先要搞清:毕业生是主动慢就业还是被动慢就业;比例有多少;谁是主流谁是支流。

日前,绍兴市人社局发布了对绍兴籍毕业生“慢就业”的原因调查报告,虽然调查对象只是绍兴籍,但确实呈现出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某些共性。根据调查,2020届绍兴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自愿暂不就业的有1364人,同比增长205.14%,且人数有增长的趋势。

其主要表现特征有3类。第一,选择继续深造型,这是因为优质就业压力增加,同时受研究生扩招等政策影响,更多毕业生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占34.82%,同比增幅达166.85%;第二,追求“铁饭碗”型,疫情增加了“铁饭碗”工作的吸引力,非体制单位不去,一心想要考进公务员、教师、医院等编制内。统计中,选择考公考编人数达419人,占30.72%,同比增长327.5%;第三,现实与期待不匹配型。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期待定位不准,对就业要求较高,自身实力又与就业期望不匹配,于是屡次求职碰壁,最终错过就业“黄金期”。

从绍兴的这份报告可以看到,“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更多源自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与就业岗位吸引力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仅选择考研与选择考公考编的人数就超统计总体的65%。而教育部的通气会更佐证了绍兴报告具有某种普遍性。比如,在总结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形势上,吴爱华介绍,其一,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人数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就业的挑战;其二,在市场化背景下促进毕业生就业,更多拓展市场化岗位渠道,是必须要大力推进的方向。不难看出,高等教育普及化充分和市场化不足正是形成“慢就业”现象的主流。

于是,问题便产生了。从调查报告上看,毕业生“慢就业”是一种出于更高追求的主动选择,但深层次意义上,又是因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新旧问题转化的冲突,是被动“慢就业”。老问题是,市场化岗位开发不足,导致“小企业”在毕业生群体中认可度不高,在疫情的冲击下,又凸显了“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弱势,导致市场化岗位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新问题则是,在市场化岗位开发不足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普及化下的学生开始面临就业问题。

要解决新旧问题的碰撞,首先要有足够的岗位,从更大的角度上说,要提高“小企业”的社会认可度,提高这类市场化岗位的就业吸引力,增强他们的发展活力和抗风险能力,慢慢被更多家长、学生认可。这是一个长期工程,短期来看,则可以通过中小企业进校园的方式让学生对其加深了解,增强学生对它们的认可度;而在当下,则需要精准的服务做好学生和岗位之间的精准对接。

被动“慢就业”可能有自己的无奈,主动“慢就业”亦是自己的选择,有关部门要做的就是,做好精准服务,精准划分人群、层次,进而让服务更高效。

关键词: 毕业生 慢就业 服务 求职碰壁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