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消费者权益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广大消费者的节日,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创优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3月14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综合2022年投诉咨询受理情况,我省呈现出预付式消费办易退难、食品类投诉居高不下等十大消费投诉热点。
(资料图片)
2022年,全省各级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积极倡导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引导消费者提高依法维权意识,畅通投诉受理渠道,强化投诉处置力度,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年共接待来访和咨询75800人次,受理解决消费者投诉举报2614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综合2022年投诉咨询受理情况,
呈现出以下热点:
一是预付式消费办易退难。主要问题有办卡手续不规范,故意不签订书面合同,商家失联跑路或设置各种障碍拖延退费退款,店铺易主“后人不理前账”,转卡收取高额手续费等。
二是食品类投诉居高不下。主要问题有网销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和功效夸大,过期、变质、缺斤短两、三无食品、非法添加原料等问题频发,食品包装标签标识不符合国家规定等。
三是房地产纠纷痼疾难除。主要问题有不符合条件强行交房,开发商强制捆绑销售,精装房配套不精,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不符,楼盘烂尾或开发商跑路等。
四是网络消费乱象频发。主要问题有网销产品质量难保证,网购产品货不对板,广告宣传与实际质量不符,“数字藏品”、抽奖式盲盒等新消费问题乱象丛生。外卖食品安全隐患多。
五是家电服务质量难保。主要问题没有3C认证,不符合广告宣传,不按约定履行送货或安装维修义务,客诉渠道不畅、处理不及时,延保服务难以兑现,安装维修服务差、收费混乱等。
六是汽车消费暗藏猫腻。如二手车交易套路深,不按承诺日期交车,以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加重维权成本,质量售后问题频发等。
八是医疗美容问题严重。主要问题有过度营销,虚假广告,价格混乱,收费项目不透明,机构资质和医生资质不达要求等。
九是定制家装违约不断。如合同中重要事项约定不清,不按约定时间送货、安装,定制家具色差、尺寸不相符,商家故意拖延退款等。
十是物业服务投诉不减。主要问题:物业公司履约不到位,维修服务不及时,物业服务收支不透明,物业企业与开发商互相推卸责任,业主权益难保障等。
去年的消费投诉热点问题中,有不少都是老问题难以根除,围绕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雷俊福表示,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供给和消费需求提质升级、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是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途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是行政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振消费信心。二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服务供给,增强消费活力。三是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助力消费升级。省消费者协会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消费者至上理念,认真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消费教育引导,加强消费监督检查,加大消费投诉的便利度和解决力度,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
本报记者 关振瑛
版式:姚致宇
山西法治报
更多平台了解一下
山西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山西法治报
微博官方号
山西法治报
学习强国号
山西法治报
抖音官方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