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悉,去年全球能源价格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持续波动,尤其是在俄“卢布支付令”缩减“北溪”管道输气量以及“北溪”管道被炸毁为节点前后。去年8月下旬欧洲天然气一度突破300欧元每兆瓦时的天价,引发全球向欧洲卖气的风潮。美媒提到澳大利亚“跨越半个地球”向欧洲海运液化天然气,即使从大洋洲到欧洲仅是LNG海运成本就已经达到天然气总价格的40%以上,但他们每艘船只仍有巨额利润可以赚取,一直持续到11月天然气回落。
消息提到,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和石油价格到年尾已经趋于稳定,但能源企业在此之前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出售高价石油的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等企业股价暴涨,《华尔街日报》称美国盈利的能源企业“一年内还清了之前五年的亏损贷款”;另一方面即使当前能源价格已经走低的情况下,欧美联合出台了所谓的“限价令”之后,还尝试以更低的价格来收购俄罗斯石油出口,这样他们仍然能持续获得利润。除了美国之外印度、土耳其也利用能和俄罗斯能源贸易的机会,购买廉价的俄油用“石油精炼厂”来贴牌高价卖往欧洲。
29日,乌克兰能源部长赫尔曼·加卢先科在接受欧洲“政客”(Politico)网站采访时表示:“乌克兰知道去年整年的时间里,全球各大企业因为‘我们的战争’获得意外的收入,甚至很多人得到的可以称为‘不可思议的利润’,预计超过2000亿美元。乌方则认为有权分得这些收益中的一部分,请用这些钱帮助我们来重建能源设施。”这里加卢先科所指的可能是乌克兰国内受俄军轰炸破坏的能源设备,预计重建这些设施就要耗资上百亿美元。
有分析则认为,乌克兰能源部长到底是“索要”还是“求助”都不重要,关键点在于他们恐怕很难拿到所需要的东西。能源企业在去年没有对乌克兰有任何帮助的立场,现在也很难因为乌部长的几句话而送去大量资金;且乌克兰之前向各国索要的“重建费用”仍然没有着落,连政府为单位的捐助都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指望这些私营企业自发进行更不现实。另一方面在冲突尚未停止时乌克兰的需求是一个“无底洞”,即使将2000亿美元利润全部上交都未必够。
值得一提的还有,俄媒提到加卢先科要求提供的利润中,还有大部分是俄罗斯企业获得的,俄方在制裁后和欧洲进行能源贸易仍赚取数百亿美金,一直到去年年底趋势才缩减下来。对此有评论称:“乌方的能源部长甚至不愿意给出一个理由,就要和能源企业分得一部分利润。按照他的‘因为俄乌冲突所产生的利益都要分给乌克兰’的逻辑的话,去年赚的最多的还是全球的军火商人,如果能源企业交钱军火、粮食、保险等各个行业都要和乌克兰分享利润,这太有想象力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