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世界快看点丨中行副行长:今年整体息差面临小幅下行压力,外币息差改善程度弱于去年
2023-03-31 17:01:12来源: 澎湃新闻

视觉中国 图


【资料图】

2022年,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76%,同比上升1个基点。近期,在连续多次LPR下降带来重定价等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展望中国银行2023年的净息差趋势?

3月31日,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副行长张毅在该银行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银行去年净息差1.76%,不降反升了一个基点,息差稳定程度比国内可比同业要稳定得多。从影响因素来看,去年既有不利的原因,也有有利的因素。

“不利的原因,就是受LPR多次下调的影响。实际上,我们的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是下降是比较多的,下降了16个基点,拉低了集团息差12.29个基点。” 张毅说道。

张毅表示,中国银行主动加强了资产和负债结构的优化。

“首先从资产上,我们加大了贷款的高收益资产的投放,控制了低收益的同业拆放这些资产的增长,所以贷款的平均余额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提升了1.3个百分点。”张毅说道。

在负债结构上,张毅表示,“把活期存款的营销和拓展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同时,把高成本存款的占比控制下去,(包括)相当于一些协议存款、5年期以上的高成本存款。受此影响,境内人民币的负债成本下降了7个bp,境内人民币存款的成本下降2个bp。”

张毅还表示,去年境外的多次加息提升了中国银行的息差5.14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外币资产端属于利率敏感性资产,重定价的时间很短,所以利息提上来以后,收益率上来得很快。另外在负债端的重定价的期限相对较长,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外币息差在去年快速提升。”张毅说道。

“从今年来看,我们今年集团的息差仍然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人民币端口来看,LPR下调在今年的影响要大于去年。就中国银行来说,人民币贷款的重定价的占比基本上达到90%以上。外币息差来看,去年是我们有利的因素,但是今年美联储目前市场都在预计它的加息步伐会放缓。”张毅说道。

“另外一个就是,外币负债随着时间的拉长,逐渐到了重定价的期限,外币负债成本将逐步上升,外币息差的改善程度弱于去年。” 张毅说,“所以总体判断来说,今年中银集团的整体息差面临着小幅下行的压力。但是面对这些压力,我们会主动做好主动的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的结构。”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LV推出充气夹克多少钱?lv是什么档次?
  • 三星手机业务换帅是哪一年?三星手机为什么撤出中国?
  • 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个人做股票配资违法吗?
  • 数据中心机房是干什么的?idc机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乐伟接班董明珠真的吗?格力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吗?
  • 小米技术委员会厉害吗?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