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漫长的2022年,大家都想看看其他人眼中的2023年,引以参考。
作为国内消费的风向标,头部主播李佳琦在2023年首日,用“口红节”鸣锣开张。
(资料图)
“口红一哥”选择口红为新年揭开序章的同时,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在其跨年演讲中,提醒大家要在萧条中,发现下一只“口红”。
为什么李佳琦、吴晓波都挑中了“口红”?
从“口红效应”说起
涂在李佳琦嘴上的口红是实的,吴晓波嘴下的“口红”则更多是“口红效应”。
所谓“口红效应”,发源于美国,指的是每当经济萧条时,往往市场上出现口红热卖的有趣经济现象。
究其原因,是消费者将口红视为一种廉价的奢侈品。当经济不景气之际,大家普遍收入预期下降,自身压力增加,购房买车等大件消费热情和能力消退。
人们出于对自身心理的补偿,转向购买以口红为代表的小件来安慰自己。在经济学上,“口红效应”所代表的经济现象,也被叫做“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这也就意味着“口红效应”的出现,有两大前提,一个容易被人看到,就是经济不景气;另外一个则容易被人忽视,“口红效应”本质上是一种“悦己”情绪,在消费行为上的投射。人们其实买的不是“口红”,而是“快乐”。
很难想象,在物资紧缺,供不应求的市场会出现“口红效应”,即便是在强调性价比的消费氛围下,也难有其存身之处。它的出现,必然对应的是“悦己”成为主流消费思潮的社会。
实际上,回顾下多年来,作为家庭消费主导者的女性,双11期间购物车的变化,就可以很清晰地窥见“悦己”消费崛起的脉络。
从2009年首届双11横空出世以来,消费者一度是把双11当成全年最重要的囤货之日。到了2015年,女性在双11期间采买的重点,还是集中在纸品、洗衣液、牙膏等家庭必需品上。
变化的拐点在2017-2018年之际到来。2017年,天猫的热销品类从传统的大众生活必须品,变为美容仪、瘦脸仪、扫地机器人等新物种。
在笔者看来,从2017年开始,中国消费市场实现了三股力量的共振,以“悦己”为代表的消费新潮流,以国货新消费品牌为代表的新商业力量,以淘宝直播、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介。
三者相互激荡,将中国消费市场带入了全新的阶段。
口红画出了新天地
“悦己”消费起步之初,让大众印象深刻,萦绕至今的便是“口红一哥”的声声呐喊。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OMG”。
2016年底,李佳琦作为首批淘宝直播主播,开始投身中国商业社会的这场新激荡。
在2022年双11前夕,李佳琦在《所有女生的OFFER2》上,被其搭档旺旺问道,入行六年来,看到了什么变化。
李佳琦坦言,当时只有一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女生,开始学会让自己变美,更大一部分女生是在观望如何变美。
“口红”成为了破局的好切入点。对于很多女生来说,如果出门只能带一个化妆品,往往会选择带口红,好随时补妆。同时,在化妆品牌产品体系里,口红也是定价相对比较低的单品。很多女生拥有的第一件化妆品,就是一支口红。
在直播电商兴起初期,大家购买口红,还是要到线下专柜去试色。但对于大部分刚刚开始想尝试变美的女生来说,面对众多的口红,往往无可适从,难以挑选。
试色过多,面对导购的注视,往往还会不好意思。相信有不少女生,学习化妆之初,有过入手死亡色号的经历。
直播电商的兴起,全面降低了女生们学习变美的试错成本。以李佳琦为代表的主播们,为直播间商品不断试妆,直观展示口红上妆效果,耐心专业地为女生们介绍各类品牌的口红特点,帮助很多女生踏上了变美之路。
从口红出发,到彩妆产品全线爆发,延伸到美容仪、瘦脸仪等美颜类智能产品,再到美白、抗衰老护肤理念全面深入人心,女性悦己消费不断升温,全面开花。
从2017年开始,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也
迎来了高速增长:
2017年,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为38.7美元;
2018年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仅为44.6美元;
2019年,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为49.6美元;
2020年,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达到58 美元;
2021年,中国化妆品人均消费额为62.9美元。
几年下来,中国女性为“悦己”而容,美丽成为了生活的刚需。
而为之服务的中国国货化妆品牌也从当初市场的配角,成长为足以与国际大牌们分庭抗礼的力量。
“口红一哥”也早已不局限在口红类目。
“悦己”消费≠非理性消费
与“悦己”消费一并激荡的,肯定不止“口红”和化妆品。
“悦己”消费,就是为能愉悦自我的美好东西买单,背后是消费者自我意识的崛起,通过消费行为来表达自我。用李佳琦的话来说,“购物就是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投票”。
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Z世代(19995年-2009年出生)为代表的消费者,更是各有各的心头好。
他们中既有铁杆的奶茶忠实爱好者,也有钟爱厨艺的料理小达人,也有户外运动爱好者,不一而足,但都有自己钟爱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和消费场景的多样化,正是我国消费市场走向成熟化的表现。
就在大家还在热议,近年来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的时候,消费者最近的投票已经来了。以2022年双11的数据为例,天猫数据显示,2022年11月10日,双11出现了148个成交额增长超100%的趋势品类。
其中,除了美妆、快消、消电、服饰老四大件外,玩具、宠物、珠宝、运动户外用品的新四大件增速飞快。可见,消费场景还在不断丰富,人们对向往的生活还是在不断掏出真金白银。
在笔者看来,减少支出,降低消费行为,不代表着消费降级。真正的消费降级,是对生活追求和品质的降低。
比如养宠一族给自己的毛孩子吃杂牌粮,比如已经养成早C晚A护肤习惯的女性,不再坚持。生活习惯和要求一旦养成,降低频率有可能,但要降低要求,很难。
这正是“口红效应”底层的逻辑。经济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不买车买房,暂缓重决策消费,但不会轻易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相反还要给自己找补回来,用自己喜欢的“口红”,给自己一个安慰。
这个过程中,真正被消费者摈弃的,是非理性消费行为。在“悦己”消费崛起的路上,非理性消费不可避免地同时伴生。有人炫富,有人患了“购物癖”,有人超出自己消费能力,借贷过度消费。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急速的增长,大家的收入普遍得到提升。但贵族是要三代养成的,尤其是70后、80后,很多人可能一直都在忙着跟随时代脚步滚滚向前,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将工作和生活都混在一起。
说实话,很多人其实并不懂“消费”,不甚明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更无法通过消费行为来向喜欢的生活投票,从而“悦己”和“悦人”。所以一旦有了足够的消费能力,往往容易迷失在非理性消费中。
发现属于自己的“口红”
面对2023,无论是更好地生活,还是更好地搞钱,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发现那只属于自己的“口红”。
先说说生活。每个人都要学会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尤其是在经济不是很景气的这两年,更要尽快掌握“消费”技能,善于支配自己的money,来为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方式投票,让自己过得更好。
早在2020年10月,碎碎铁就在豆瓣上建立了“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号召“不盲目跟风,不被消费主义裹挟,做消费主义市场的逆行者!”,两年多来吸引了几十万网友加入。
正如碎铁铁说的,“我们不是不买,我们是要思考什么是我们要的生活。”
再从企业角度说说。同在2020年,电商主播李佳琦在直播间,也开始对女生们不断给出“买所需要的东西,不要乱囤货”的建议。
“数字原来对我很重要,但现在感觉越来越不重要。”李佳琦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诚恳说道。
确实,经过几年,新消费的激荡发展,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还是李佳琦,其实早已开始反思消费主义的滥觞。这种反思,代表了我们社会消费观的日趋成熟和多元。
李佳琦所在的直播电商机构美腕,2021年将这种反思提升到企业价值观的高度,在李佳琦直播间推出“理性消费,快乐购物”的口号。
落到实际行动上,李佳琦甚至不断劝退直播间的用户们。还是用口红举例,他有次劝道,“你们先把家里的口红用完,不要买了放在那边(不用),按需购买、理性消费、不要盲从。”相信,熟悉李佳琦直播间的朋友,都见过这样的名场面。
除了劝,李佳琦这两年,还不断化身课代表,坚持开播“李佳琦小课堂”,成体系地向女生们介绍健身、化妆、护肤等领域的知识,帮助大家认知各类产品的功效、特点,将一众懵懂女生,培养成了懂成分和功效的护肤达人,解锁“理性消费”技能。
(李佳琦小课堂致力于解锁所有女生的“理性消费”)
作为企业,最有效率的确定性之路,就是成为你的客户心中的那支“口红”,帮助客户变“美”,成为客户钟爱的生活或工作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价格不贵,客户消费得起。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看到一则新闻,曾在美国创下每3秒就卖出一支口红的传奇美妆公司露华浓(Revlon)传出了申请破产重组的消息。
而李佳琦也在口红节的直播中,评出了他心目中的口红节排名。花知晓、卡姿兰、橘朵、酵色、花西子等国货品牌纷纷入围,与兰蔻、阿玛尼、TF等国际大牌不相伯仲。
据第三方数据,2021年,国产品牌口红市场份额约为11.3%。2023年,国货品牌口红有望愈发红艳。
来源:贸行四海 文:天巫Ted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