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还要发力
2023-05-21 05:56:20来源: 澎湃新闻


(资料图)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 主办方 供图

5月20日,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期间,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下阶段,货币政策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总基调不变,二是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能完全丢掉,还要适度使用,三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还要发力。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

此前,何海峰曾表示,2023年将是信贷大年。他预计,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或将达到22.7万亿人民币,较2022年提升约2万亿元,其中基建和房地产将会是重点。

“现在看,不管是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是其他一些一季度数据,可以验证‘信贷大年’的观点。”何海峰说。

在谈到货币政策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时,何海峰表示,第一,总体上政策总基调还是不能变,近期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第二,疫情之下、特别是前年开始的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还要继续运用,“但是在重点、适度、取舍上要有一些考虑,我们毕竟是处在后疫情或者是过渡的阶段内,还不能够完全丢掉。”何海峰说,他特别强调,我们有一些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比如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也包括科创,都要继续支持,“货币政策的支持,有点像‘烧水’,一锅水烧到95度,没有烧开就停下来,就会前功尽弃。”

第三,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还要发力,其原因在于要把政府带动和政策激励结合起来。“我们看到投资起来了,但是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率,特别是民间投资,要激发起来。”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何海峰表示,从稳增长角度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以及普惠小微贷款将是信贷政策的重点。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LV推出充气夹克多少钱?lv是什么档次?
  • 三星手机业务换帅是哪一年?三星手机为什么撤出中国?
  • 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个人做股票配资违法吗?
  • 数据中心机房是干什么的?idc机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乐伟接班董明珠真的吗?格力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吗?
  • 小米技术委员会厉害吗?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