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截至2022年底,苏州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95.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5.24%,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增长快。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稳定的基本养老服务财政经费保障机制,聚焦顶层设计,持续健全我市养老服务制度体系。
全市财政部门不断提升养老服务领域保障能力。近三年来,全市养老服务支出约32亿元,户籍老年人养老服务人均标准达到764元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支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2019年至2022年,市发改委联合各县级市、区发改部门上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能力提升、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项目16项,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10435万元,新增护理、养老和旅居床位5339张。
我市以老年医院、护理院为支撑,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站、家庭病床为依托,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的创新举措,被列入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去年,全市共为113.2万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新增家庭病床4418张。今年7月,苏州市立医院增挂苏州市级老年医院已获省卫健委正式批准,按照三级老年医院的标准,打造省内一流的老年综合性医院。
作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我市已初步形成“原居颐养”苏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目标,合理布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市共建有镇(街道)综合型养老服务设施86个、日间照料中心2285个、助餐点2059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和虚拟养老院服务已实现社区(村)全覆盖,老年人可按需享受“身边、家边、周边”的便捷服务。接下来,民政等部门将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老年认知症照护体系建设等试点,引导专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为有需求的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提供长期照护、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
作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之一,今年5月,太仓市在全省率先启动老年人认知照护友好试点社区建设,围绕老年认知症科普宣教、风险评测、照护干预、督导支持、氛围营造五方面,打造了4家认知症友好社区,完成重点人群筛查1302人次、友好机构认证15家、友好使者培训100人、认知症好朋友招募1000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