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和年度重磅产品iPhone15即将到来之际,股价却先传来了异象,在8月4日创下了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这个跌幅有多大呢?直接重挫4.8%,一天之内就蒸发掉了1600亿美元,合计人民币近1.2万亿元。
是什么撼动了资本市场对苹果股价的信心呢?普通人看数据,内行人看竞争力,高手看格局。
导致苹果股价闪崩的导火索是苹果当天对外公布的第三财季财报,数据显示,苹果第三财季总净营收为817.97亿美元,同比下滑1.4%;净利润19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
(相关资料图)
乍一看好像也没多大问题,这不盈利能力依然强劲嘛。纵向来看问题就出来了, 2023财年前三个季度来看,苹果营收2937.87亿美元,上年同期营收3041.82亿美元。其中,第一财季营收1171.54亿美元,同比下降5.48%;第二财季营收948.36亿美元,同比下降2.51%,这也意味着苹果已经连续第三季度营收下滑。
是苹果手机已经卖不动了吗?是的,也不是,是所有手机品牌都正在经历增长瓶颈,全球电子市场进入到了整体疲软期。
Gartner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了16.6%,为5970万台。而Canalys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10%,达2.58亿部。苹果在该季度出货量为4300万台,同比下降13%。
总的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三星和苹果继续稳居全球市场前两位,小米则以332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三,OPPO(包括一加)以10%的市场份额占居第四,而最大的黑马则是传音(包括Tecno、Infinix和iTel品牌)受益于非洲市场复苏以及其他市场的扩张,首次跃升至前五,年增长率达22%。
放眼中国市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同比下滑5%至6430万部。排名前五的厂商中,只有苹果和华为正增长。该季度,iPhone出货量为1040万台,同比增长5%。
虽然全球用户已经有点买不动iPhone了,但是中国市场对iPhone的偏爱算是独一份。智能手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品类,发展到今天也算是登峰造极,目前尚未能有任何一个品类能与之匹敌或者说替代。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手机市场由于普及度高,市场存量庞大,产品形态高度成熟,已难有明显的增量空间。即使像苹果这样以创新为标签的行业领袖企业,整个iPhone的产品迭代路径也日益Android化。
除了不断提升cpu的运能性能,摄像头的数量、排位和像素量外,已经很难看到iPhone的新品能有什么能让用户感知的革命性变化。在没有了对手的市场,苹果追求市场规模和利润最大的套路也开始变得肆无忌惮了。一年一款“套娃”的新机型,核心元器件可以不做任何更新,库存的配件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价格还能不断上涨。所以iPhone即使销量持续下滑,利润却在不断增长。
没有了华为的手机市场,叠加时刻悬在主要手机品牌头上的芯片制裁威胁,整个手机行业正在变得无趣又充满暴利,消费者的智商税都快割不动了。
要知道在华为手机最能打的2020年,单季度出货量5580万台,以20%的市场占有率登顶全球市场占有率榜首。华为同期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高达46%,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让包括苹果在内的其它竞品毫无招架之势。而且华为储备的5G技术和专利已经领先欧美整整一代,正处在掀起移动通信市场新一轮消费革命的前夜。
后面的事情,大家作为见证者也都非常熟悉了。来自美国的极限打压,恶意制裁,甚至高管孟晚舟被软禁在加拿大等不利局面的持续冲击下,华为手机一年销售超过一亿部的庞大市场份额被硬生生的清零。美国的制裁大棒也让其它手机品牌失去了冲击高端市场的锐气,直至今天纷纷裁撤了芯片研发部门。
这也是苹果手机在最近几年堕落到高频推“套娃机”反复收割市场的根源。一个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消费者和对企业最终都是不利的。苹果在这种变相的保护机制下白捡了华为在全球海量的市场份额,并且开始习惯“躺赚”,一副沉浸在自甘堕落的状态,迎来业绩观点也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让苹果的投资者们感到担忧的是华为经过烈火重生又重新站起来了。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以13%的市场份额与小米并列市场份额的第五位,增长幅度高达76.1%。而这个成绩是华为靠4G手机在5G手机阵营中杀出的血路。
一个曾经的5G绝对领跑者,在如今这么艰难的局面,以如此不堪的方式仍然在追求生存发展。如果华为的短板得到完全解决,能克服制裁获得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又将会是怎么样的局面呢?苹果的投资者们已经在用脚投票。
业界盛传,今年下半年华为将正式回归5G手机市场,5G芯片制造的问题通过n+1的曲线方式得到了解决。一个更能打的华为完全站起来的时候,今天的苹果股价就是其未来十年的顶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