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央行报告:结构性工具持续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023-08-18 08:10:21来源: 光明网


【资料图】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楼。(新华社发)

中国人民银行8月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6.9万亿元,总量维持在合理水平。结构性工具优先用于最需银行资金支持的领域,持续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调整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截至6月末,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6.9万亿元,约占央行总资产的16%,与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等相似金融体系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先用于最需银行资金支持的领域,持续支持普惠金融、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显示,6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5658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4231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累计提供激励资金498亿元,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增加普惠小微贷款2.7万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433亿元、1648亿元。

另外,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是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力点之一。报告显示,6月末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余额为5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延续实施至2024年5月末;房地产“金融十六条”有关政策适用期限也已延期,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和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稳步推进。

今年,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工具面临到期。对此,报告指出,这些工具退出后,存量资金可展期,使用期限可达3至5年,最大限度实现“缓退坡”。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结构性工具将进一步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根据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调整优化,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吴雨)

来源:新华社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ISP GLOBAL变更呈列货币为“人民币”
  • 郧阳:浸染书香 阅读清凉
  • 慧博云通:公司未涉及AI的人脸技术
  • LOL国服官宣:玉剑劫、泽丽、索拉卡、龙女、天使为限定皮肤
  • 美联集团(01200.HK)8月17日收盘涨1.56%
  • 游客下海疑被不明鱼类咬伤,广西北海侨港浴场暂停涉水活动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