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社恐几乎成为年轻人通病 “真假社恐”还须明确界定边界
2022-01-30 08:38:51来源: 红网

在现今的生活中,“社恐”一词我们并不陌生。近日的报告显示,一则#年轻人社恐的原因有哪些#登上热搜榜,阅读次数高达三百万有余。近日的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0.6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

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这一高比率的结果,迅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讨论。然而,他们究竟是真正存在着“社恐”,还是为了不想社交的托辞?

“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简写,原意是指患者过分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者在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活动,若将他们暴露在这种环境中,会产生焦虑或惊恐发作。其真实含义与当前的网络流行语“社恐”其实是有出入的。这犹如用“百度看病”,真“社恐”还是假“社恐”没有严谨的界定。

大学生为什么存在“社恐”?害怕场合尴尬、害怕失言、害怕他人的过度关注等,不一而足。“面对面相视却寡言,话匣子打不开,强行撑起场合变得十分疲惫,为何还要继续社交?”这是大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反观他们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话题,例如嗑cp、聊偶像、谈动漫,马上侃侃而谈,从宇宙起源说到宇宙毁灭。这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交恐惧。

纵观现实,似乎许多大学生认为不社交、少社交是正确的。然而,不社交失去的恐怕更多。近日某高校考研,却无人提醒某同学考研报名。社交少,丧失的机会就会增多,更不用说未来的人生中,缺乏老师同学的人脉支持,你将会丧失多少机会。

从不愿社交到真正成为社交恐惧者,其危害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首先是社会功能的损害,严重的可能完全丧失工作、生活的能力。著名的黑屋子实验具体展现了真正社恐后的生活状况,即“感觉剥夺”。当人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一定时间后,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会发生某些病理心理问题;其次是长久处于一个社交恐惧的状态,由于长久的紧张,会激发其他的心理疾病,例如:双向障碍、躁狂抑郁症、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等。同时伴发躯体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如果长久的焦虑、恐惧得不到缓解,会出现吃安眠药、酗酒等不良依赖。

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疗法克服“害怕”情结。但是一旦害怕社交达到一定程度会演变成为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不能抱着“这不是病,这只是想太多”的想法,有必要及时就医。当然对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切不要让社交恐惧成为逃避问题的托辞,更不要让“社恐”成为一场年轻人的时代流行病。

关键词: 社恐 大学生 网络流行语 不愿社交 社会功能损害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