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烧钱买卡”持续蔓延至小学生群体 背后奥特曼卡片沉迷之风不容忽视
2022-02-10 09:14:31来源: 极目新闻

2月7日,河南驻马店段女士10岁的儿子,10天花了9800元买奥特曼卡片,而这些钱,是家里准备过年时给老人的,为此,家长和文具店老板产生了争执和纠纷。(据2月9日人民网)

卡片已经买了,钱已经花了,家长的诉求无非是想退货,要追责,而文具店老板认为,家长没有管好孩子,不是商家的问题。看上去各执一词,都有道理,实际上,这类问题的确责,法律早有明晰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追认。也就是说,店老板不但不应该用言语引导孩子大额消费,还有责任劝导和阻止未成年人进行这类消费。在部分地方,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中,也明确指出,商户在向未成年人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一定要进行消费提示,要求未成年人在监护人的陪同下,或者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再向其提供商品或服务。尤其是大额消费,更要严格核实,不能说赚钱的时候“哄小孩”,家长追责的时候就甩锅,这是行不通的。

当然,这件事里,家长也不是一点责任都没有。全国各地曾发生过多起,因未成年人花巨款买奥特曼卡片、盲盒等商品而引发纠纷的事件,家长们本应引以为戒,多加注意,但是还有很多家长,很轻易地就让未成年人接触到大量钱款,对孩子的消费状况不够关心,平时也没有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等到出了事再追悔莫及。商家说的话虽然有推卸责任之嫌,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管好孩子首先是家长的事,在电子支付盛行、花钱很容易失去实感的当下,管好家里的钱,帮孩子树立健康节制的消费观念,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这一类的个案频频发生,其背后的现象值得关注,类似于奥特曼卡片、盲盒之类的商品,在校园周边文具店中热销,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形成热潮,是非常不好的现象,不但容易引导青少年乱花钱,滋生消费纠纷,而且这类交易带有一定的博彩性质,虽然单价看上去并不高,但是为了集齐稀缺款,缺乏判断力和自控力的青少年很容易就会沉迷其中,无心学业,甚至互相攀比,拜金挥霍,污染校园风气。有媒体报道,奥特曼卡片每张成本不到0.1元,每年却能获利几十亿元,这么暴利的商品,主要针对未成年人来售卖,真的合适吗?

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引导,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长要负责,商家要担责,学校老师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少购买,不沉迷,理性消费。但究其根源,监管部门应该对这类明显带有赌博性质,冲着未成年人去的销售行为,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和规劝,不能让“烧钱买卡”成为校园时尚,更不能让学生们成为待割的韭菜。

关键词: 烧钱买卡 小学生 奥特曼卡片 诱导购买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