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一轮疫情引发关注。4月24日晚,不少网友晒图,很多超市蔬菜区域货架已经空置,还有人说已经被朋友圈的“气氛组”感染到。北京市商务部门表示,针对近期封控小区周边短时间内出现消费量激增的现象,通过及时指导企业加大调度、满足市民消费需求,货源供应基本得到解决。(据4月25日《中国青年报》官微)

担心疫情防控带来的不便,居民闻声增加生活物资储存,这个很正常。报道显示,位于朝阳区惠新苑社区的一家超市,24日下午5时许,顾客明显增多,不少周边居民在下班后前来购物。店里决定延长营业时间,并连夜增加补货量,货架很快被填得满满当当。
另据报道,截至4月24日中午12时,叮咚买菜北京整体订单量增长50%以上,以涉疫情风险区域上涨明显。针对本轮疫情,叮咚买菜尤其增加了蔬菜、肉禽蛋类商品的备货,民生商品备货较平日增长1.5倍以上。美团买菜、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同样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保障商品供应。
在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表示,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供应充足,交易正常。同时组织线下超市、社区菜市场等保供企业积极与社区对接,采取多种方式,精准满足居民需求。25日早上,记者查询线上生鲜电商平台发现,能够正常买菜下单、备货较充足,只是个别平台运力较紧张。
可见,面对新一轮疫情引发的购物需求,市场供应是稳定的。早在4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介绍,有六大措施保障本市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其中就有“做好生活必需品储备工作”,以及“确保封控管控小区供应”。
2020年6月13日,新发地市场暂时停业后,北京多家商超、生鲜电商平台就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全力保障市民的“菜篮子”。诸如物美以超平日3.5倍的供应量保障北京市场供应充足。同样依托于产地直供系统,苏宁家乐福积极组织货源。永辉超市方面也表示,“与产地加急调配,特别是蔬果方面,货源我们不是特别紧张。”
可见,在保障市场供应方面,各方早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做好生活物资的诸备,就该这样功在平时,久久为功。如此,就不用过度担心急时的供应问题。
去年11月,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媒体当时就分析指出,这句话主要是针对疫情防控,部分小区临时封控,可能造成生活不便。为此做些准备,以有备无患,乃情理之中。从长期看,倡导居民提高应急管理意识,增加必要家庭应急商品储备,作为国家应急体系的必要补充,也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生活物资的应急储备,靠各级政府部门,也靠居民家庭。只有各环节在平时提高诸备意识,将相关储备工作做好做足,面对“气氛组”刷屏时,就无须为抢购囤货而焦虑。
由于现代生活的便捷性,一些家庭并没有储备的习惯。面对疫情防控的需要,养成储备的意识,当物资储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养成功在平时的习惯,遇到急时,也就能多一份从容。
关键词:
北京新一轮疫情
囤货气氛组
生活物资储存
叮咚买菜订单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