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湖北省召开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视频推进会。极目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全省共有9000多家食品企业和1.4万多家传统特色食品小作坊,产业主营收入连续8年居全省各大产业之首,稳居全国前三甲,且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据了解,湖北目前已形成粮食加工、制茶、酿酒“三大传统”,饮料、淀粉食品、方便食品“三大现代”及肉类加工、水产制品、特色食用油、干鲜果蔬加工、功能食品“五大特色”。其中,武汉市有食品生产企业1063家,占全省1/8。全市共有实施HACCP、ISO22000等质量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54家,居全省第一。
“食品生产企业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产品辐射面广、社会影响大。”推进会上,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交流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经验。
十堰市组织实施小作坊两年提升行动,许可管理率由不到10%上升至88%。房县大证管小证,一证管多坊的创新模式,被湖北省政府纳入优化营销环境典型经验复制推广。
襄阳市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惩处,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刑事追责,终身禁入。2019年,辖区张某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违法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恩施州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全面整合恩施州食品溯源信息,建成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覆盖全州八县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
据了解,全省近年来强化食品生产企业食安管理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实现了人员培训率100%、抽考覆盖率100%、考核合格率97%以上的目标。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以及婴幼儿辅助食品企业自查率、发现风险报告率均达到100%。
“我省食品产业还存在产品供需不平衡、企业研发能力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市场消费信心不足等问题。可以说,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品牌多而不响,仍然是我省食品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督促广大食品生产企业强化自律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研发创新,打造更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食品品牌。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全产业链
人员培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