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2021年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新设企业数量创五年新高
2022-01-20 08:10:13来源: 北京商报

过去一年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显著。1月19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全市新设企业累计达23.79万户,同比增长28.04%,为近5年同期新高。

据悉,2021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优质高效的质量发展基础环境为主要方向,助力北京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2022年,北京将努力推动首都营商环境改善、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优化营商环境的“北京经验”。

行政审批做减法

“改善营商环境的目的,在于通过营造优质发展环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与有机结合,挖掘经济创新潜力,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证照分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路径之一。去年7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实行了新一轮“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提出一些列改革事项清单。其中,全市范围内“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等惠企便民事项达到132项。

上述报告显示,自改革开始之日起到2021年底,北京“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3.89万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8.9%。

“证照分离”背景之下,“准入即准营”成为现实。在准入门槛降低的同时,北京行政审批持续做减法也使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市场活力得以进一步焕发。

其中,“告知承诺制”是一大亮点。数据显示,自2020年4月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实施以来,北京市通过承诺制方式即时办理各类企业登记业务178.99万件,占同期全部办理量的95.38%。在告知承诺制下,主体登记审批效率平均提升60%,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

据悉,当前北京正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有包括“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小餐饮店许可”等在内的12个主项13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

“证照联办”改革也值得关注。据悉,北京首批改革以“一次办好”为标准,重点纳入了食品经营许可、小餐饮店许可、小食杂店备案、冷藏冷冻食品贮存服务提供者备案等四个食品审批高频事项,推动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相关许可“一次填报、并联审批、一次办结”,为经营者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政务服务。

2021年4月2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证照联办”业务正式在全市上线运行,实现了信息数据共享化、申报材料无纸化、业务流程标准化、证照发放集成化、档案归集自动化。

此外,北京市还开展了“CCC免办自我承诺便捷通道”试点工作,为符合要求的申请企业开通了“便捷通道”。经初步估算,未来每年将降低CCC免办审批数量1000余次,预计共节约企业时间16000余小时,大大缩短企业进口通关时间。

便企服务数字化、智能化

优化营商环境,在制度改革之外,利用好数字化手段也是关键。

北京市推动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实现全部企业开办事项在“e窗通”一站办理,提高“e窗通”集成服务效率。企业开办时、开办后均可自主选择办理营业执照、涉税事项等,推动一网专办、一网全办。同时,也在推广微信小程序、移动端APP等多种在线一网通办方式。

此外,自2021年1月20日起,北京市实现开办企业领取执照、印章、发票“三大件”电子化模式全覆盖,企业开办电子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政府部门及商业银行、招投标等领域。截至2021年12月底,本市存量市场主体223.65万户,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6000余万次,占全国使用量的43.5%。

行政服务电子化水平的提升,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市场监管同样在向“智能化”迈进。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推动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工作,北京以企业信用信息网为平台支撑,探索构建了企业信用信息分类管理体系,实现与信息公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大数据分析监管、风险分类监管、信用评价联动协同。

截至目前,信用网共归集各类企业信用信息2.12亿条,其中包括49个部门的932万条行政许可、187万条行政处罚、62.18万抽查检查信息;信用网公示各类企业信用信息1.05亿条,对社会公众开放查询累计34.73亿次。充足的企业数据为相关部门开展市场环境监管提供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化”也体现在北京市场防疫和食品监管工作中。“北京冷链”追溯平台是典型代表。为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2020年11月起,北京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正式推出。北京市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需上传追溯数据,并落实电子追溯码赋码、贴码等才能上市销售。2021年2月12日起,“北京冷链”的赋码品种范围扩大到了全部储存温度在0℃以下(含0℃)的进口冷链食品。

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底,“北京冷链”平台已注册完成企业1.59万家,其中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企业6416家,累计记录冷链食品批次30.29万个,涉及12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全部省级行政区,共计89.13万吨。

来源可追、去向可查,“北京冷链”追溯平台通过科技支撑为市场防疫和食品监管工作再赋新能,建立起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的电子追溯机制。

加大违规行为执法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正面赋能,也要扫清障碍。过去一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和市场监管风险大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加大执法力度。

以饱受关注的食品领域为例。北京督促落实食用农产品产地合格证明和追溯制度,逐步实现进京食用农产品附合格证入市,本市18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建立实施食用农产品附可追溯凭证入场销售制度,对无法提供可溯源凭证的食用农产品禁止入场销售,制定食品销售风险分级工作规范和北京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同时,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随机检查餐饮单位的后厨环境卫生等涉及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自2021年5月以来开展了“随机查餐厅”活动,共立案22件。

此外,市监管局聚焦“瘦身”钢筋、电动三四轮车、生产销售不合格儿童玩具、中介行业协会乱收费、保健市场乱象、塑料污染等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贴近群众生活的重点领域,依法查办一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严惩一批违法主体。

在平台经济方面,开展了平台企业规范治理行动,引导行业合规管理,防范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垄断风险,在平台经济领域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查办了一批平台企业违法实施“二选一”、大数据杀熟、价格欺诈、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典型案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实施意见,督促网络餐饮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

为减轻企业负担,北京还开展了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针对中介机构服务、行业协会商会、商业银行、交通物流、水电气暖等领域,全市共检查1646家收费主体单位,督促退款近1.2亿元,罚没金额近6000万元,保障市场主体轻装前行。

据悉,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执法力量共出动检查人员176703人次,检查主体数量157712个,立案7196件,结案6062件,罚没款1.08亿余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5万余元。

关键词: 优化营商环境 新设企业数量 行政审批 提质增效

专题新闻
  • 苹果8价格现在是多少?苹果8p为什么被称为机皇?
  • 清明节休市吗?港股和a股休市时间一样吗?
  •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警告美国政府 半导体产业包括哪些?
  • 聚美优品年销售额多少亿?聚美优品和唯品会关系如何?
  • 三公消费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费为啥不废除?
  • 中国电信中签号有哪些?中国电信上市股价会涨吗?
最近更新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