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零点,闭市23天的嘉兴水果市场按下“重启键”。从午夜到黎明,一辆辆满载新鲜水果的货车排起长龙,披星戴月赶进货,这座因为疫情而“空”的市场再度被诱人的果香填满,久别重逢的幸福感洋溢在市场上空,目之所及皆是热闹。

“老板好啊!今天想要点什么?这些是凌晨刚到的海南荔枝,非常新鲜。”“火龙果要不要来一些?味道好得很!”今天上午8点,嘉兴水果市场内经营户的吆喝声、拉货声此起彼伏,充盈着熟悉的烟火味,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严守“小门”,对所有进场人员查验“嘉行码”、健康码、行程卡以及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经营户积极备货
纾困政策定“军心”
“前两天得知复市的消息后,我第一时间跟供货商打了招呼,做好了货物入场的准备。”康女士在嘉兴水果市场拥有3个档口,于是她准备了两车货,凤梨和菠萝各6万斤。作为市场的经营户,她认为复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了这么久,水果进价、运输费用、人力成本都有了很大变化,需要慢慢适应、慢慢恢复。”
市场经营商户搬运水果上车
今天上午,在福闽果业档口,总经理陈建福一边帮客商搬货,一边笑呵呵地在聊天。“在隔离期间,客商接二连三打我电话要水果,每天都能接到几十个电话。”闭市的时候接到要货电话,陈建福内心五味杂陈,对复市的时间心里没底。一接到复市通知,陈建福就安排了8吨货“三月红”荔枝,今天凌晨3点到货,来自杭州、宁波、南京等地的客商纷纷抢货,早上7点这批荔枝就已卖得所剩无几。
市场经营商户帮客商搬货
回忆起“3·28”疫情的“至暗时刻”,陈建福表示,虽然疫情对经营户来说是晴天霹雳,但为了疫情防控大局,市场内的每家经营户都积极配合防疫管控,之后得知政府想方设法组织志愿者转运水果,且第一时间跟他对接了转运事宜,这让他感激万分。“当时滞留在市场的水果有芒果、耙耙柑、沃柑、圣女果等10多种,总计4万多箱,一大半都被志愿者及时运送到了冷库,为我们减少了损失。”
市场经营商户帮客商搬货
在业内被誉为“菠萝大王”的永浩果业总经理周勇浩,已在嘉兴水果市场做了17年的水果生意,复市的消息对他来说是一针“强心剂”。“我们积极组织货源,把关防疫,都有信心恢复往日的繁荣。”周永浩欣慰地说,这波疫情虽然给经营户带来了冲击,但是市场出台了给力的纾困政策,减少了大家的损失,“有嘉兴水果市场这一大平台的支撑,市场回暖指日可待。”
周永浩口中的纾困政策是嘉兴水果市场出台的“3·28”疫情纾困帮扶方案,方案根据经营户在疫情期间的损耗大小来进行划档帮扶,减免房租及市场服务费(含场地交易服务费),国产区减免档次分7档,减免月数最多7个月;进口区减免档次分2档,减免月数最多3个月。
守护好“果篮子”
织密疫情防控网
在外来车辆待停区域,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对一白色车辆进行360度全面二次消杀,车厢、车门、车头、车尾……一处不落地仔细喷洒消毒液。
嘉兴水果市场不仅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果篮子”,更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在复市之前,工作人员连夜奋战,对整个市场进行了清理、消杀以及环境核酸采样等工作,为保障市民“果篮子”的安全构筑起坚实的防疫墙。
每个市场大门分设四条防疫检验通道
为确保防疫安全,每个市场大门分设四条防疫检验通道:一条货车通道,一条叉车、三轮车通道,一条二轮电瓶车通道,一条人行道。人员需查验“嘉行码”、健康码、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配合测温、戴好口罩,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后才能进入市场。
针对外地车辆,实行的是闭环管理。外地车辆须提前申请“畅行码”,预约审核通过后,进入指定高速口,由市场工作人员审核相关信息、贴好车门封条。车辆司乘人员在闭环管理时间内不得下车,车子进入市场前还会做好全方位消杀。待市场疫情防控人员再次查看司乘人员的“嘉行码”、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证明等,确认符合防疫要求之后,车辆才能登记进场。
防疫人员为大货车消毒
嘉兴水果市场副总经理何浩介绍,市场目前招募了100名疫情防控专员负责守好“小门”、消杀车辆和场内巡逻。市场每天安排一次环境消杀,重点区域每天开展两次消杀,同时定期进行环境的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相关防疫要求。
复市后,嘉兴水果市场进口区域调整为:1号门为进口,车辆和行人只进不出;5号门为车辆进口;2号门为出口,车辆和行人只出不进;3号门为到货车辆进口,其他车辆和人员不得通行;6号门为进口,只允许三轮车、叉车和行人通行;7号门暂时封闭;文昌路延伸段路口双向通行。
此外,进口水果继续严格落实“一报告三凭证”制度,在入场销售前必须进入进口水果核酸检测站完成消杀和核酸检测工作,在销售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浙食链”的溯源管理,建立进货、销售登记制度,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无“浙食链”标识、未索证索票和来源不明的果品,不得在市场销售。
关键词:
嘉兴水果市场
嘉兴水果市场复市时间
嘉兴纾困政策
疫情防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