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我们为何关注“地震少年” 背后透露出怎样的心态
2021-05-14 09:01:29来源: 光明日报

刚刚过去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3周年。这些天,有很多关于汶川的记忆呈现在人们面前,特别是那些当年亲历地震的孩子们的现状,更是引发无数网友关注,话题“13年前的‘地震少年’现在都怎么样了”也因此上了热搜。

从废墟中被救出后想喝冰冻可乐的“可乐男孩”,如今进入可乐公司工作;为同学举着吊瓶,守候一天一夜的“吊瓶男孩”,回到绵阳建设家乡;地震中被压伤脊椎而停止生长的“袖珍女孩”,如今是都江堰玉堂小学的音乐老师;在被救出的那一刻,在缝隙中摆出一个“胜利”手势的“夹缝男孩”,如今在成都拍摄公益纪录片,不久前还手推轮椅“跑”完全程马拉松……

“地震少年”群体很庞大,这些仅仅是一部分。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地震少年”,是因为这一群体的成长,才是汶川灾后重建新生实实在在的缩影。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13年,基于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基建能力,汶川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无须担心,重建后城市乡镇呈现出了崭新的风貌。但是,说到底,人们最关心的,还是那些劫后余生的人,尤其是那些在地震时还处于成长时期的儿童少年,关心他们是否摆脱了灾难所带来的影响,能否健康成长……他们的成长,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令人欣慰的是,媒体报道中的那些“地震少年”,如今的生活状况大多令人满意。显然,他们是“生命不息、汶川不死”的代表,是汶川地震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抗震救灾行动的精神果实,体会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也由此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气质。

我们念及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日,为的是从以往的行动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回顾汶川地震,就是要居安思危,加强国家应急体系和灾备动员能力建设,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灾害与挑战。

(作者为媒体评论员)

关键词: 地震少年 热搜 心态 新风貌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