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历年世界首富当中,曾经最高的应该就要属马斯克这个男人了,马斯克本人曾经在2021年下半年创造了近3000亿美元的峰值,而目前马斯克的财富值大概在1870亿美元,目前世界首富的宝座是LV掌门人贝尔纳 · 阿尔诺。
其实关于世界首富的资产始终停留在千亿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人类自开启工业革命的序幕以来,不仅仅是寿命大幅增长,得益于工业化所带来的效率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大爆炸,技术不仅仅改变了我们人类的生活习惯,技术也在不断创造并刷新人类个人财富的上限值。
以马斯克为例,巅峰时期的马斯克拥有近3000亿美元的财富,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巅峰时期的苹果、微软市值就是两万亿美元,马斯克一个人就独占七分之一。

(相关资料图)
而回顾世界首富历年的财富值,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十几年世界首富的财富值可没有这么高。
例如2008年的世界首富是股神巴菲特,当时他的财富值为620亿美元;再然后2009年的世界首富是比尔盖茨,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财富值只有400亿美元。
再往后的每一年,世界首富的财富值最高也就几百亿美元,一直到2018年,这个数字才被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所打破,当年他的个人财富值高达1120亿美元,成为了人类近几十年来最富有的个人。
但在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人其实也不是马斯克,不是杰夫·贝索斯。
人类商业历史上最富有的人应该是洛克菲勒了,这个人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被誉为石油大王,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他的身价相当于今天的3400亿美元。
他的标准石油公司主导美国石油生产,最终因为垄断原因被拆分。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确可以说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资产始终停留在千亿,达不到万亿;但如果放在百年前,甚至更久远一点的时间长河来看,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也不过百亿甚至是十亿资产。
换句话说,人类自迈入工业时代以来,最富有的个人资产始终在刷新历史,一年比一年更强,一代比一代更高,其主要原因,我想还是因为技术迭代所带来的资源垄断,导致了财富的断代。
在过去那个以石油能源为主导的时代,世界首富基本上都是能源大亨;但随着互联网所掀起的信息革命的到来,世界首富基本上换成了金融投资界或是科技行业的创始人,例如我们都熟悉的比尔盖茨、巴菲特、杰夫·贝索斯以及马斯克等等。
必须要说明的是,以目前互联网技术所掀起的财富效应来看,千亿美元的财富应该就是巅峰了,不会再高了。
因为本质上这些世界首富的财富值,都取决于当下社会或全球经济的增长走势,换句话说,他们的财富是非常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的。
在经济一片向好,甚至是增长强势的时候,他们的身价也会水涨船高,而在经济一片哀嚎,经济下行的时候,他们的身价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如果非要说是什么限制了他们的财富迈向万亿身价,我想无非就是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尽管互联网的技术带动了很强的生产效率,把这些科技公司例如苹果和微软推向了万亿美元市值,但万亿美元的大公司,也比不上万亿身价的个人。
以马斯克为例,马斯克的财富巅峰时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斯拉市值的良好表现,基于此,如果说像马斯克这样的人想要冲击万亿身价,那么理论上特斯拉的市值至少要达到十万亿级别,这个数字在今天来看,是无法想象的,或许未来会出现,但就目前而言,绝对不可能。
哪怕是强如苹果、微软,目前的市值也只有两万亿美元,离十万亿美元的大关还走不到三分之一,要知道公司的市值越往后,每前进一步都越发困难。
苹果和微软都算是老字号公司了,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而支撑他们市值高涨的,也绝对不是他们的创办时间,而是每年、每季度的财报表现,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根据这些公司的财报表现,决定是买入还是抛售,从而决定该公司的市值高低。
如果特斯拉要想发展壮大成为十万亿级别的大公司,马斯克的个人财富要想突破万亿美元,那他至少不能再卖掉特斯拉的股份,甚至还要拥有更多特斯拉股份,然后还要在电动汽车乃至机器人领域取得绝对优势,这样才可能让更多的投资者为特斯拉买单。
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自己是要承受亏损的代价的,因此以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技术科技而言,很难把一家公司的市值推到十万亿的位置,而对一个偏向于商业化的公司而言,除非依靠行政的力量进行垄断,否则很难在现有的竞争格局之下,找到一个绝对优势领先的领域。
哪怕是强如特斯拉这样的电动车公司,也依然要面临一众新能源汽车的追赶,而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其实就国内销量而言,都已经超越了特斯拉。
因此,技术的限制,导致了他们的财富很难在短期内突破万亿。
当然了,尽管这些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的财富已经增长的很快了,但再快也很难短期内突破万亿美元,至于未来,一定会有人身价突破万亿美元。
其实现代技术的发展,就是用新的技术,以更高的效率去填充或替代原有的解决方案。
例如过去我们在外出差要想订酒店,那就得一家一家去看,我们无法得知这家酒店具体是怎样的,只能一家一家去问,但现在借助新技术,例如美团,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该酒店的价格、房间大小、甚至是评价等等,高效透明,新的技术提高了人们订酒店的效率,这就是一件有商业价值的事情。
新技术+新场景,填补技术和原有场景结合产生的空间亦或是痛点,而商业模式就在于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
以马斯克的电动汽车特斯拉为例,特斯拉的新能源利用电力,环保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以及用软件替代汽车的硬件升级,这就让不管我买了一辆怎样的特斯拉,都能够像手机一样直接升级,未来只要自动驾驶一旦成熟,点击下载,特斯拉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就是用新的技术,去填补原有场景的痛点,过去人们开车必须要专注,不能在开车的同时做别的事情,而无人驾驶一旦成形,这就意味着你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别的事情上,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就是人们看好特斯拉的理由,当人们看好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消费他,投资他,作为创始人,马斯克的财富就会增长。
但显然,眼下的不管是无人驾驶技术,还是新能源亦或是云计算,这些新技术都很难把一个的财富值推向万亿美元,未来的AI机器人可能会是一个机会,但除非把价格打下来,然后在全球获得绝对垄断地位,否则个人的财富值也很难上万亿美元。
市值可能没有问题,但财富万亿美元,以今天人类的劳动力生产水平效率来说,还是有限的,除非未来全部用机器人替代人工,那么该个人,说不定有机会把自己的财富突破万亿美元。
但就眼下来说,技术限制了财富的天花板,那就是千亿美元。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一家公司上班,每个月的月薪稳定在一万元,这个时候你想更进一步,拿到十万元的高薪,但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哪里?
你肯定会想自己的能力是不是不行,自己的工作经验是不是不够,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你能否为公司创造大于十万的贡献?
这就很难。
有的人因为岗位特性,例如一个公司前台、公司行政人员,他很难为公司创造这么大的效益,这是天花板决定的。
亦或是,公司今年的利润就只有一百万,你想拿到十万的月薪,这也不可能。
也许你努努力,拿个一万二的月薪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想拿到十万的月薪,除非公司的利润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你的职位又得到了极高的提升,甚至还拿到了公司的期权,但这些难度不仅高,而且要全部实现,也非常不现实。
未来有一天我们的人工成本可能很贵,平均每个人的月收入都能够达到十万元,但这样的前提是我们的劳动力效率提起来,才有可能。
这样的问题其实和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财富达不到万亿是一样的,销售额、利润率、财报表现,都决定了该公司的市值多少,而公司的市值多少,又决定着你的股份个人身价的高低。
今天你要想找到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都不容易,更别说创造万亿美元的个人身价了。
如果身价高达万亿美元,那么这个市场一定是百万亿甚至更高起步的。
除非我们有着火星那么大的面积,有着数百亿的人口,亦或是新技术的出现比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新更大,否则在现有的全球范围内,个人很难拥有如此高的财富值。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关键词:
万亿美元
无人驾驶
电动汽车